承德市承德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承德市承德县统计局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定“工业立县、产业富民”不动摇,取得了明显成效。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较快。经济总量及人均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初步测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87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266万元,增长12.9%;第二产业增加值139772万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74147万元,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比例由上年的26.1:44.4:29.5调整为25.5:48.7:25.8。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00元,达到6074元,增长15.9%。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3500万元,同比增长30.19%,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完成13066万元,同比增长40.78 %;上划省级收入完成2206万元,同比增长3.5%;上划市级收入完成1769万元,同比增长28.84%;县级地方财政收入6459万元,同比增长12.29%。全部财政总支出完成32598万元,同比增长26.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0869万元,同比增长21%;基金预算支出1729万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8.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县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县就业人员24.5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7343人,比上年末减少109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8%。

二、农业

全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各项惠农政策得到逐步落实,农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产业不断壮大。粮食获得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156359吨,比去年增长1.03倍,蔬菜总产量133345吨,增长10.2%。粮食播种面积26736公项,蔬菜播种面积6242公顷。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43824万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农业产值39952万元,增长53.3%;林业产值8719万元,下降1.7%;畜牧业产值94576万元,下降2.1%;渔业产值197万元,增长19.4%。林业建设取得成效。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667公项,退耕造林面积4667公项。当年零星四旁植树120万株,育苗面积280公顷,其中当年新育苗面积200公顷,当年林木采伐量(村及村以下)25000立方米,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64222公顷。畜牧业稳定发展。当年肉类总产量57338吨,比上年增长0.5%  ,禽蛋产量27960吨,比上年增长6.9%。大牲畜出栏5.43万头,猪出栏45.32万头,羊出栏13.9万只,家禽出栏858万只。当年大牲畜存栏9.63万头,猪存栏33.6万头,羊存栏11.8万只,家禽存栏313万只。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生产能力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09857千瓦,比上年增长3.4%,农用拖拉机1066台,拖拉机配套农具1352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7390公顷,农村用电量5118万千瓦小时,农村化肥施用量(折纯)13341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21267万元,同比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1952万元,增长21.3%。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705.4万元,增长55.5%,集体企业增加值256.9万元,下降34.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66702.3万元,增长26.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1940.6万元,增长69.1%。重工业增长速度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4100万元,增长63.5%,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7851.7万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为93.91% 。规模以上工业在生产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64421.8万元,同比增长43.8%,实现利税43406万元,同比增长29.3%,实现利润24939万元,同比增长33.4%。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8505万元,同比增长15.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7760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081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259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623万元,增长24.9%;在城镇投资中建设与改造投资完成83354万元,增长53.9%;房地产开发投资7043万元,下降61.34%。农村非农户投资24636万元,下降5.3%;农村个人投资11000万元,增长10%。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康达水泥项目厂房主体已完成,到位设备3500多万美元;帝贤兴业造纸60万吨生产线全部试产;立飞焦化项目,已有两座焦炉投产;天成PS版异地扩建、创为光电技改扩能等60个项目竣工。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8865.2万元,增长11.0%。其中,县的零售额29991.8万元,增长35.6%,县以下零售额78873.4万元,增长4%。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8734.2万元,增长11.5%;餐饮业零售额12215.9万元,增长11.6%;制造业零售额9651万元,增长13.6%。全县实现市场成交额59366万元,同比增长0.4%。

六、对外经济

对内开放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县引进县外资金4.95亿元,增长20.7%。其中引进市外资金4.55亿元,增长14.3%;引进无偿及项目资金4.1亿元。引进国内经济技术协作项目65个;引进人才358人;市外劳务输出12495人。

对外开放保持全市领先位次。实际利用外资8182万美元,增长84.6%;新建三资企业3家;外贸出口创汇4722万美元,增长45.6%;境外劳务输出50人。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通讯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县共有营运货车1229台,营运客车208台,出租车244台,其它车辆2290台,水运渡口7个。全县有25个乡镇228个行政村通上了油路或水泥路,通乡油路覆盖率达100%。邮政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邮政业务总量756.6万元,同比增长7.9%。网通公司业务总量3892万元,同比增长29.3%,已通电话的行政村399个,小灵通10829部,ADSL业务2050户。

八、金融和保险

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0015万元,比年初增加24218万元,其中国家银行128815万元,比年初增加6441万元,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货款余额190057万元,比年初减少3283万元,其中国家银行129868万元,比年初减少9684万元。县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达977万元,累计赔付1313起,赔付金额587.7万元。人保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达273.8万元,赔付金额200.7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县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44家,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到20家,全县高新技术贸易总收入完成1900万元,增长8.6%。全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2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2万份(册),培训农民技术骨干7950人次,普训农民18.7万人次,普训绿证4000人,印发信息和资料6000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有学校315所,在校生65366人,其中:小学31181人;初中23199人;高中9809人。全县教职工总数4545人,其中专任教师4380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普通高考一次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820人,一次上线人数八县三区排名第二。教科研氛围浓厚,全县国家、省、市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共有96项,县级立项课题13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科研成果奖75项,共有531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获省级优秀论文奖228篇,其中一等奖48篇。全县平均辍学率控制在2.6%以内,走在全市的前列,顺利通过了河北省推广普通话达标县验收。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发展迅速,全县共拥有计算机教室132个,计算机3700台,多媒体教室57个,语音室21个,新建地面卫星接收小站97个,基层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