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万全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5年,全县紧紧围绕县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扎扎实实,抢抓机遇,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立足工业立县、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五大战略,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态势,国民经济运行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好水平,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升。2005年,是GDP实行下算一级的第一年,也就是说我县GDP数据由市局核算,根据市局快报数据反馈,我县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2641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189万元,同比增长23.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0149万元,同比增长21.0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075万元,同比增长7.9%。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2.3%、39.7%、38%,总体上看,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符合县情。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56元,比上年增加924元,增长19.1%。GDP总量和人均GDP均达到两位数的高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在全市十三县名列前矛。 全县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126413 28189 50149 48075 增速(%) 16.1 23.45 21.09 7.9 比重(%) 100 22.3 39.7 38 民营企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成为主导。2005年,全县拥有民营企业(包括个体、畜牧养殖户)31047家,比上年增加966家,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90073万元,比上年增长38.6%,占GDP的比重为71.3%,比上年增1.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实缴税金7443万元,同比增长54.4%。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作用进一步增强。 劳动就业工作成绩显著。2005年全县新增就业人数1655人,全年通过各种途径使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767人,4050人员再就业267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需加强。二是特色产业不明显,表现在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三是项目建设的单体规模小,吸引外资明显不足。四是城镇就业再就业任务仍很艰巨,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 二、农业 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116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农业产值29860万元,同比增长21.5%;林业产值802万元,同比增长-48.3%;牧业产值19432万元,同比增长19.2%;渔业产值3万元,同上年持平;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71万元,同比增长24.5%。 农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当年造林实现50805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580530亩,林业产值达到802万元,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养猪、养羊、养鸡、养牛形成基地。年末大牲畜存栏29755头、猪存栏94649头、羊存栏56905头、家禽存栏673392只、兔存栏15218只。畜牧业产值实现19432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2005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2005年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吨 120900 101889 18.7 油料 吨 2800 2606 7.4 蔬菜 吨 71699 57947 23.7 干鲜果及果用瓜 吨 24779 22638 9.5 肉类总产量 吨 9769 8184 19.4 其中:猪肉 吨 6693 5556 20.5 牛肉 吨 1107 802 38.0 羊肉 吨 798 937 -14.8 牛奶 吨 18757 11389 64.7 禽蛋 吨 6061 5106 18.7 猪出栏 头 88942 78954 12.7 牛出栏 头 7576 5329 42.2 羊出栏 头 56581 66784 -15.3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年末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101049千瓦。当年机耕面积15333公顷,机播面积4300公顷。农村用电量476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455吨,比上年增长13.4%。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加强,年末拥有机电井908眼,比上年增加17眼,其中已配套机电井875眼,比上年增加12眼。 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年共有村委会172个,自来水受益村达158个,比上年增加3个;通汽车村数达172个,比上年增加1个;通电、通电话村达到100%。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标准以上企业逐渐增多。我县2004年拥有标准以上企业10家,2005年迅速成长为25家,增加了15家。 工业生产蓬勃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1730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4768万元,比上年增长22.64%,其中规模以上(指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23679万元,同比增长41.67%;规模以下(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完成增加值21089万元,同比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7463.7万元,同比增长24.9%,其中利润总额5507.6万元,同比增长24.3%。规模以上工业呈现旺盛的发展势头,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年上升为18.73%,比上年提升了4.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拉动全县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 2005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2005年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配混合饲料 吨 1004 972 3.3 食用植物油 吨 32 28 14.3 液压元件 件 18227 27861 -34.6 矿山设备 吨 2479 2575 -3.7 白酒 吨 6068 22 274.8倍 服装 万件 0.8 0.61 31.1 合成氨 吨 48419 40704 19.0 水泥 万吨 60.6 6.37 -4.9 杀菌剂 吨 70 1196 -94.1 除草剂 吨 3102 2605 19.1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建筑队伍不断扩大。2005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381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全县拥有资质等级以上企业5家,实现总产值16196万元,比上年增长30.0%。实现利润7.1万元,同比增长14.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312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5%,年末从业人员847人,比上年增加208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005年,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21万元,比上年增长49.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38万元,同比增长51.8%;建设与改造投资完成25302万元,同比增长48.0%。在建设与改造投资中,城镇基础建设投资完成417万元,技改投资完成1300万元。本年施工项目达到140个,比上年增加2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21个。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3个,比上年增加1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