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蔚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2 张家口市蔚县统计局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开工项目110项,其中新开工项目3项。在全部统计的110个项目中,计划投资三千万元以上项目共有15项,完成投资76019万元,占全部投资完成额的57.5%。大项目支撑的作用明显加强。

2006年,全年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6650万元,同比增长14.4%。完成计划的113.3%。实际利用外资338万美元,同比增长3.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充满活力。2006年,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310万元,同比增长13.9%。完成计划的102.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82651万元,比上年增长11.6%;餐饮业累计完成零售额24372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其它行业实现1287万元,比上年下降6.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2006年全县交通邮电仓储业共完成增加值68780万元,同比增长28.3%。涉及14个乡镇56个行政村的“村村通”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共修公路108.8公里。张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化销营到蔚涞交界段路基已基本完成,南山区隧道开凿进展顺利,蔚州镇胜利东路街道改建工程胜利竣工。

2006年全县公路总里程为1790公里。其中:干线(国道)169公里,专用公路31公里,县级公路130公里,乡级公路705公里,村级公路755公里 (交通局注明:去年的数据是用皮尺粗略测量,今年是用GPS定位测量)。

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2006年共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016万元,电信业务总量3578万元。市话用户年末达到64193户,市话自动交换容量达到65744门,计算机宽带联网用户达到6488户,电话普及率达42.4%。全年邮递函件和包件分别达到14.1万件和1.35万件。全年报纸发行量364.1万份,杂志发行量9.4万份。

旅游景区接待能力进一步加强。2006年县委、县政府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景区开发建设力度。投资1691.2万元完成6公里草原环行沙石路、洗浴中心装修、农家院改建扩建客房两幢,增加床位160张,新建容纳100人会议室一处,配备了4辆景区游览龙车、2架滑翔机、2辆草地摩托。完成4500M的高压输配电,停车场改造,景区路面硬化,修建了150M钢材栈道。2006年,全县全年共接待游客21.6万人次。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2006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3118万元(包括基金收入),同比增长31.5%;完成年计划的10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927万元,同比增长38.3%,完成计划的122.8%。全部财政支出为40564万元(包括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8.6%。其中:农林水气等部门支出2773万元,同比增长22.8%;医疗卫生支出2413万元,同比增长34.5%;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2286万元,同比增长315.8%。

金融存贷平稳增长。截止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44671万元, 比年初的548200万元增长17.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12562万元,比年初的432753万元增长18.4%。各项贷款余额为302906万元,比年初的253861万元增长19.3%。

保险事业。2006年,全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5836万元,比上年增长1.8%。各种退赔为1397万元,同比增长13.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平稳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条件不断优化。2006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75所。其中:普通中学21所,在校学生24455人;小学147所,在校学生3930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4人;职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2189人。高、初中升学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全县共有幼儿园32所,在幼儿园8138人。共有各类教职工4877人,其中:专任教师3821人。

科技事业成效显著。2006年科技支出达到199万元。有2个项目投标时中标,5个项目列入省市科技计划。县政府投资28万元重点支持实施了11项县级科技计划项目,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年共编印《科技工作简报》17期2800余份,组织科技赶集20余场,巡回讲课80场次,编发乡土教材资料11万份,普训农民15.3万人次。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县级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藏书500册,图书馆1个、藏书26403册。有集镇文化中心11处、乡文化站11处,村文化室110处。有县级职业晋剧团1个,年内演出336场(次);全县有放影机构1个,电影放影机2架,映出1200场(次)。年末有电视转播发射台一座,其中100W以上电视转播发射台一座,电视发射机3部0.2千瓦。电视覆盖率99.02%;有线电视入户37307户。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2006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856个,卫生技术人员839人,其中执业医师294人,职业助理医师204人,注册护士159人;药剂人员124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920张。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健身日趋高涨。2006年全县乡两级共举办运动会21次,参加人数10000余人。全县体育锻炼达标人数61108人,达标率99.0%。全县有200米小运动场28个,400米运动场6个。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达到463381人。其中:男性人口248842人,女性人口21453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3.7%和46.3%。全年出生人口5390人,出生率为10.51‰;死亡人口3343人,死亡率7.22‰;净增人口2047人,自然增长率3.29‰,与上年基本持平。适合政策生育率96.34%。低生育水平得到有效巩固。

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据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3元,同比增长17.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去年调资后工资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拉动。在国家扶农政策、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粮食增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明显好转,达2415元,同比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933元,比上年增长8.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0%。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85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09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6%。

2006年,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31903.4万元,同比增长2.4%。其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29584.1万元,同比增长2.6%,集体经济单位为1834.5万元,同比下降1.3%,其他经济单位484.8万元,同比增长2.6%。1-12月,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职工生活费为869.0万元。进一步保障了离岗人员的生活。

2006年,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13401元。其中:国有经济单位13979元,集体经济单位8828元,其他经济单位8581元。离岗职工生活费年平均155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