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蔚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一四五三”工作总思路,在积极打好防治“非典”攻坚战的同时,全力排除“非典”疫情对一些行业的影响,克服重重困难,围绕经济跨越式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夺取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双胜利。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42.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三产业10.2亿元,比上年增长2.6%。 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6%,比上年消费价格指数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指数为99.9%,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4.9%,比上年上升4.9个百分点。 全县年末从业人员为19.97万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乡村从业人员17.19万人,比上年增长0.2%,单位从业人员2.78万人,比上年减少0.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重;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增收面临困难;制造业效益没有大的进步,工业经济低位运行;企业改革任务艰巨;利用外资水平不高;立县大项目少,对外开放步伐缓慢;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问题日益显现等等。 二、农业 2003年,县委、县政府紧紧扭住农业这一事关蔚县经济的重点,通过扩规模、强龙头、抓大户、培典型等措施切实加快了产业化经营和生态建设步伐。壮大龙头企业,蔚县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增长。杏扁产业新栽8万亩。杏扁经销公司新建活性炭加工、出口杏仁精选、杏仁脱皮脱苦3条生产线,同时开发了杏仁露、杏仁月饼等新产品。烟叶产业种植面积2.8万亩,烟叶总公司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蔬菜产业大力推广了无公害规范化种植,形成了桃花、吉家庄、北水泉、代王城、蔚州镇、草沟堡六大蔬菜种植区,发展无公害蔬菜4万亩,设施蔬菜1万亩。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2.33万亩,与马来西亚全好有限公司签订总投资800万美元的中药材合作协议。以牛羊为主的舍饲养殖有了很大发展。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造林面积18.7万亩。 种植业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7765公顷,比上年减少8786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0196公顷,比上年减少6062公顷,粮食总产量109082吨,比上年增加41984吨。油料播种面积7898公顷,比上年减少863公顷,油料总产量6961吨,比上年增加3072吨。蔬菜播种面积4805公顷,比上年减少689公顷,蔬菜总产量12.9万吨,比上年增加1.3万吨,鲜果产量8512吨,比上年减少1929吨;杏扁产量1507吨,比上年增加1319吨。 林业建设步伐加快,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125公顷,比上年增长79.1%。育苗面积291公顷,幼林抚育面积3425公顷。2003年底,全县实有林地面积89201公顷,比上年增加4403公顷,同比增长5.2%。其中:退耕还林6407公顷,同比增长49.5%;年末实有果园面积11440公顷,与去年持平。 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小尾寒羊饲养量达68422只。奶牛饲养量达1972头,较上年增长942头。年末大牲畜存栏6.74万头,比上年减少0.93万头;猪存栏11.3万头,比上年减少1.2万头;羊存栏18.9万只,比上年减少4.2万只;家禽200.6万只,比上年增长8.4%。全年共出栏猪17.1万头,羊30.5万只,家禽173.7万只。全县肉类总产量达22580吨,比上年下降1.6%;水产品产量550吨,与上年持平。 农业生产环境和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30670公顷。农机总动力达140596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0%。农村用电量369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0%。 乡镇企业平稳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继续发展,民营经济强势发展。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6.3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5.08亿元,入库税金17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6.5%和4.3%。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945户,新增注册资金2.82亿元。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36户,1000万元以上的达到14户。2003年我县被评为民营经济先进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入统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年初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工业立县步伐的指导意见》,继续狠抓结构调整,确立了发展工业生产的措施,同时加大安全生产的力度,克服了“非典”疫情和煤炭停产整顿等不利影响,工业生产有了很大成果。2003年,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56933万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入统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4452万元,比上年上升1.37%,规模以下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42481万元,比上年增长16.7%。产销率为100.2%。 企业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年初县政府确定了出售一批、股份制改造一批、破产重组一批改制形成,化工厂、印刷厂、酒厂等6户企业依法进入破产程序。狠抓骨干企业的增效工程,实施了制冷片生产技术改造,合成氨脱碳项目,新型潜水泵,高档老酒等开发项目,全年完成县及县以下工业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工业的运行质量。 2003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原煤 万吨 403.16 29.6% 其中:县及县以下 万吨 260.13 44.0% 碳铵(折纯) 吨 4385.0 72.03% 合成氨 吨 6324 71.10% 水泥 万吨 8.13 -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