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清河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克难攻坚,唯实苦干,战胜了非典疫情的巨大冲击,克服了羊绒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200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亿元,比上年增长42.495;第二产业增加值3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2%;第三产韭增加值1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067元,比上年增加2412元;工农业总产值现价完成163.06亿元,不变价完成171.45亿元(2000年不变价格),比上年增长27.2%。 一、农业 农业“增转化”步伐加快,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声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民收人增加。全年完成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4亿元,膏牧业产值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O%和29.895。农业增加值完成3.I亿元,增长42.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吨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 粮食: 159246 175536 -9.3 其中:小麦 81705 89682 -8.9 秋粮 77541 85854 -9.7 棉花(皮棉): 6424 4646 38.3 油料: 4497 5422 -17.1 其中:花生 3880 4750 -18.3 芝麻 153 165 -7.3 蔬菜: 21475 25076 -14.4 2003年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大牲畜年来存栏344百头,生猪年来存栏429百头,羊年来存栏726百头,家禽年末存栏17671百只,分别比上年增长O.3%、4.1%、6.5%和3.2%。 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3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56710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3l台,小塑拖拉机5758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1809台。化肥施用量16206吨,农药施用量476吨,农村用电量19738万千瓦小时。实有机井8603眼,有效灌溉面积32336公顷。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03年,全县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35.2亿元,分别比上午增长26.1%和2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产值49.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现价产值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25.8%。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O%。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步伐加快。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O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3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O.4亿元,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城镇居民个人建房投资O.3亿元。 四。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3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O%。公路通车里程511公里;汽车拥有量1588辆,其中:客车858辆;拖拉机5758辆;完成客运周转量6455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2120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增加值O.3亿元。比上年增长16.O%。年来电话用户59442户,移动电话用户61438户,分别比上年增长6.2%和70.4%。 五、商业和对外经济 2003年。全县市场商品销售平稳,物价稳定,吸引外资成效显著。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4 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县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增加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8.7%。截止到2003年底,全县共创办“三资”企业40家,累计引进外资4664万美元。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3年。全县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0亿元,比上年增收O.5亿元,增长2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7亿元。增长15.2%。财政支出2.2亿元。增长13.1%。 2003年,全县金融形式保持稳定,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8.O亿元,比上年增加2.1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8亿元,比上年增加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9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全年现金收入183.1亿元。现金支出198.4亿元,现金纯投放15.3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各类承保金额65189万元,保费收入3037万元。处理各类赔案443件,支付赔款291万元。 七、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2003年高中在校生5999人。毕业生1355人;初中在校生31550人,毕业生10594人;小学在校生38875人,毕业生1035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1201人,毕业生440人。全县共有救职员工3978人。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县拥有床位782张,卫生技术人员950人,其中:中医师39人,西医师287人。 八、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2003年全县出生3155人,出生率8.8‰;年内死亡1645人,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4.2%。年来全县总人口361532人,其中:农业人口209565人,非农业人口15196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