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邢台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邢台县统计局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据初步测算,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 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 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 3. 亿元,增长 2.4 %;第二产业增加值 24.2 亿元,增长58 .2 %;第三产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16 .2 %。 一、农 业 2003年,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全面发展。全县完成农林牧渔增加值 4.3 亿元(按新口径)。 2003年,全县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发展加快,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调减,产量下降。全县粮食产量达170628吨,比上年降低5.7 %。其中夏粮产量77767吨,下降 9.6%;秋粮产量96038吨,下降 1.1 %。棉花产量590吨,下降0 .5 %。油料产量 10215 吨,增长7 .2 %。蔬菜总产量205066吨,增长 1.1 %。干鲜果品产量 72801 吨,增长8 .3 %。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3年,全县造林面积4595公顷,比上年降低 14.3 %。四旁植树134万株,增长3 %。幼林抚育面积13382公顷,增长13%。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04744公顷,比上年增长2.5%。 畜牧业和渔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产量22276吨,比上年增长3 . 3%;禽蛋产量21913吨,增长8.5 %;奶类产量1390吨,增长 23.1 %。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99527千瓦,比上年增长 6. 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581吨,比上年增长18.5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697公顷,增长6 %。农村用电量1751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2.3 %。 乡镇企业继续发展。2003年,全县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206403万元,比上年增长 37 %。实现利润总额 101478万元,增长25%。实缴税金15605万元,增长71%。 二、工业、建筑业 2003年,全县工业企业在改革改制中发展。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2.7亿元,比上年增长5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72.7%。其中,县属企业完成增加值4001万元,下降3.1%。 全县工业企业经济整体效益有所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70947万元,比上年增长83.3 %。完成利税总额46102万元,增长93.2%。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0580万元,增长87.8%;上缴税金 15522万元,增长10.49%。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03年,全县规模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40684万元,比上年增长38.97%;完成增加值7368万元;企业总收入34436万元;利润总额1221万元,比上年增长69.8%;期末从业人员8129人,比上年增加10.9%。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290万元,比上年增长32.01 %。其中,地方投资59097万元,增长77.45%;农户投资 30372万元,增长8.24%。在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投资38357万元,增长165.3%;更新改造投资19240万元,增长 12.88%;房地产开发投资1500万元,降低 16.67%。 2003年,全县基建、技改新开工项目13个,新增固定资产20663万元。 四、交通、邮电 2003年,全县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完成公路客运量 18万人,公路货运量57万吨。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1400万人次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1600万吨公里。全年新建改建公路134公里,到年底,全县地方道路建设实现通车里程 1067公里。 2003年,全县邮电业继续快速发展。截止年底,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6925门,比上年增加 7384门。年末拥有电话用户 47773户,比上年增加 10032户。全年铺设光缆1600皮长公里。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2003年,全县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01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8750万元,同比增长68.9 %;集体经济零售额4888万元,同比增长34.2%。其他经济零售额87508万元,同比增长 14.4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83879万元,同比增长14.4 %;餐饮业零售额 9145万元,同比增长12.9 %;制造业零售额 5468万元,增长17.2%;其他行业零售额 2654万元,增长23.8%。全年市场商品成交额 36613万元,比上年下降 14.1 %。 2003年,我县实际利用外资4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6.1%。 六、财政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2003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23636 万元,比上年增长43.4%。财政支出 20146万元,增长11 %。 七、科学、教育、文化 2003年,全县继续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取得新成果。全年争取省级2项,市级7项。推广科技成果项目30项, 实现高新技术技工贸收入2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实现技术交易额281万元。 2003年,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拥有普通中学40所,在校学生30693人。其中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9411人。 初中36所,在校学生29455人。全县拥有小学121所,在校学生37605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在2003年高考中,全县本科以上上线人数达 2165人。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采。“双节”期间,全县共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余场,参与人数达 万余人。 月份,我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北民间艺术之乡”。组织“文化三下乡活动” 余次。对文化市场进行了治理整顿,累计检查经营单位 余家,打击了各种非法经营活动,保证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八、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3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门诊部所 60个,床位79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81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双节”期间,共举办各类体育活动200多场,参与人数达 3万余人次。 九、人民生活 2003年,全县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年末全部职工人数18576人,比上年下降8.6%。全县职工工资总额16191万元,比上年增长 7.6 %。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据百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2949元,比上年增长6%。全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574元,比上年增长3.3 %。全县农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为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