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邢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2 邢台市邢台县统计局

邢台县统计局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据初步测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6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38.2亿元,增长27.45 %;第三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20.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336元,比上年增长17.6%。

一、农  业

2005年,随着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全面发展。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 %。

农业生产继续趋好,粮食再获丰收。2005年,全县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发展加快,种植结构趋于合理。粮食生产面积增加,产量增长。2005年全县粮食产量达181406吨,比上年增长5.28 %。其中夏粮产量79231吨,增长5.09 %;秋粮产量102175吨,增长5.4%。棉花产量824吨,下降20.7%。油料产量10901吨,下降5.8 %。蔬菜总产量219965吨,增长0.6%。干鲜果品产量90370吨,增长19.8 %。其中干果产量9182吨,增长42.0 %;水果(不包括果用瓜)产量81188吨,增长17.8%。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5年,全县造林面积3100公顷,比上年降低 26.1%。四旁植树132万株,降低2.9%。幼林抚育面积15744公顷,增长15.5 %。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09255公顷,比上年增长1.6%;年末果园面积2841公顷,增长0.6%。

畜牧业和渔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产量22012吨,比上年增长2.3%;禽蛋产量21749吨,下降0.02 %;奶类产量1245吨,下降8.3 %;水产品产量557吨,增长0.8%,大牲畜存栏达645头,下降2.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30881千瓦,比上年增长5.5%;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6836吨,比上年增长3.6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014公顷,下降11.9 %。年末机电井4508眼,增长16.9 %。 农村用电量1408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5.7 %。

乡镇企业继续发展。2005年,全县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729308二百万万元,比上年增长33%。实现利润总额204318万元,增长22%。实缴税金55831万元,增长86%。

二、工业、建筑业

2005年,全县工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3亿元,增长40.43%。

全县工业企业经济整体效益大幅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28825万元,比上年增长30.49 %。完成利税总额109016万元,增长77.69%。其中实现利润总额72123万元,增长80.35 %。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05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6843万元,比上年增长8.8 %。房屋施工面积751148 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01195平方米,按竣工面积计算的房屋竣工率为53.4%。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963万元,比上年增长43.73%。其中,城镇投资126611万元,增长61.01%;农村投资94352万元,增长25.64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与改造投资124611万元,增长62.6%;房地产开发投资2000万元,与上年持平。在农村投资中,非农户投资43352万元,增长2.97%;农户投资51000万元,增长54.55%。

2005年,全县5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83个,新增固定资产53417万元。

四、交通、邮电

2005年,全县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完成公路客运量9.52万人次,公路货运量84万吨。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76.16万人次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 672万吨公里。全年新建改建公路190.2公里,到年底,全县地方道路建设实现通车里程1444公里

2005年,全县邮电业继续快速发展。截止年底,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4576门,比上年增加9410门。年末拥有电话用户61007户,比上年增加4094户。新开通小灵通8463户。全年铺设光缆260皮长公里。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2005年,全县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0213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 124291万元,同比增长19.2%;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14611万元,同比增长17.5%;其他行业零售额1311万元,增长14.8%。全年市场商品成交额11600万元,比上年下降26.8%。

2005全县全年进出口总额4787.1万美元,同比增长193.86%。其中:出口总额2079.9万美元,同比增长90.75%;进口总额2707.2万美元,同比增长402.59%。

2005年,我县实际利用外资8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3 %。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5全县完成财政收入66733万元,比上年增长51.4%。财政支出39206万元,增长 25.6%。

金融形势平稳发展。2005银行存款余额413834万元,增长15.78%;银行贷款余额279561万元,下降14.3 %。年末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0973万元,比上年增长9.4%。

七、科学、教育、文化

2005全县继续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取得新成果。全年上报研究计划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5项,县级22项。推广科技成果项目25项, 实现高新技术技工贸收入2.15 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7.8 % 。

2005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拥有普通中学38所,在校学生35593人。其中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12738人。 初中34所,在校学生22855人。全县拥有小学109所,在校学生23508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在202005考中,全县本科以上上线人数达2017人。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双节”和节庆日期间,全县共举办各种文体活动30余场,参与人数达7万余人。 组织“文化三下乡活动”10余次。对文化市场进行了治理整顿,累计检查经营单位60余家,打击了各种非法经营活动,保证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八、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5,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93个,其中县全民卫生机构23个,床位87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78人,其中执业医师349人,执业助理医师155人,注册护士122人,药剂人员4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77人。农村卫生机构发展到87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