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昌黎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和谐三大任务,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全县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体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为建设沿海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达到87486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7020万元,增长18.4%;第二产业增加值334996万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32852万元,增长8.9%。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852元,比上年增长14.8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5.1%、38.3%和26.6%。 民营经济实力增强。2007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66621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8%;实缴税金51097万元,比上年增长39.9%,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8.5%,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 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6个百分点,涨幅同比扩大4.4个百分点,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烟酒用品类和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明显,涨幅分别为6.5%和17.6%,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如下(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6 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1.3 1.食品类 117.6 其中:粮食 105.6 鲜菜 108.6 肉禽及其制品 142.6 蛋 128.7 水产品 108.4 2.烟酒及用品 106.5 3.衣着类 91.4 4.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101.6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7.2 6.交通和通讯 99.6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0 8.居住 103.0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年末全县城镇以上单位从业人员21358人,比上年末减少565人,其中在岗职工21188人,比上年末减少625人。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200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18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同时有关部门多方筹措资金,为下岗职工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偏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节能降耗任务依然艰巨。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县农业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畜牧、蔬菜、林果业不断发展壮大。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4015亩,比上年减少5.1%,总产量307230吨,增长1.6%; 油料播种面积160770亩,增长1.7%,产量43609吨,增长11.2%;蔬菜播种面积136515,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519585吨,下降0.7%;鲜果面积128265亩,与上年相同,产量191978吨,增长29.4%。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 肉类产量为56114吨,比上年下降0.7%;禽蛋产量22720吨,增长0.3%;牛奶产量14265吨,下降14.8%。渔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93799吨,下降5.7%。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6566公倾,与上年基本持平,有效灌溉率达76.5%,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 农业机械总动力834526千瓦,增长4.0%;农村用电量59025万度,增长12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效益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4069万元,比上年增长22.6%。产品产销率为99.8%,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75177.6万元,比上年增长67.4%,实现利润27125.5万元, 增长97.0%。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04.4%,比上年上升26.0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量 2007年 上年土% 干红葡萄酒(千升) 43205 -26.8 白酒(千升) 299.7 -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