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昌黎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日用玻璃制品(万吨) 25.91 37.7 生铁(万吨) 8.39 -71.2 粗钢(万吨) 129.31 109.1 钢材(万吨) 2.18 72.4 建筑业较快发展。2007年,我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0家, 共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3393.2万元,比上年增长22.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4万平方米,下降32.4%;房屋竣工面积25.3万平方米,增长4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268万元,比上年增长69.0%。其中,项目建设投资101707万元, 增长59.4%;房地产开发投资48304万元,增长59.3%;农村非农户投资92223万元,增长98.8%;农村农户投资230349万元,增长39.8%。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较快增长。在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农村农户投资除外),第一产业投资增长迅速,共完成35503万元,同比增长297.6%;第二产业平稳增长,共完成投资109379万元,增长34.2%,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9179万元,增长40.0%;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共完成投资97352万元,同比增长94.4%。民营经济投资活跃, 2007年共完成投资131490万元,同比增长95.0%,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87.7%。企业自主投资能力不断增强,自筹资金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07年全县投资到位资金中, 自筹资金175286万元,同比增长65.7%,比重为87.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846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城乡消费步伐明显加快,其中县级消费品零售总额80790.4万元,增长16.8%;县以下零售额97674.1万元,增长16.2%。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3264.5万元,增长16.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5164万元,增长17.9%。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2007年全县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2个,实现成交额240750万元,同比增长76.4%,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4个,市场成交额193410万元,同比增长120.4%。农副产品市场亮点纷呈,年末共有7个,年市场成交额174010万元,同比增长125.2%,占全县市场成交额的72.3%,成为全县商品交易市场的主力军。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75008万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757万元,增长58.9%。全年财政支出76187万元,比上年增长44.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6055万元,增长34.6%。 金融存贷款继续增长。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0515万元,比年初增加9279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1598万元,比年初增加78174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6737万元,比年初增加15876万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年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事业费支出达18742万元,比上年增长57.0%。基础教育继续加强,“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年末全县共有小学171所,在校学生32971人,专任教师255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共有普通中学39所,在校学生31742人,专任教师2348人,初、高中升学率分别为100%和57.3%。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 科学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全县各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费用支出为98万元, 比上年增长10.1%。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2500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115个。专利事业取得进展,全年专利申请31件。 八、文化与卫生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全县共有剧场剧院2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0万册。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年末共有有线电视用户60250户。文化娱乐活动日益活跃,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城乡居民文化品味进一步提升。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职工医疗保险事业不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开,医疗服务体系和疫病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质量全面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68个,拥有床位232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拥有床位2243个。全县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983人,其中医生1362人,护士673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新成效,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52736人, 其中农业人口400272人,占72.4%;非农业人口152464人,占27.6%。全年出生人口5417人,出生率为9.8‰; 死亡人口3232人,死亡率为5.85‰;净增人口2185人,自然增长率为3.95‰,比上年下降0.47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5元,比上年增长24.6%;人均消费性支出6315元,增长16.1%,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0%,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354元,比上年增长15.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45元,增长22.5%,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1%,下降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达30805人,比上年增加2208人;全县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23167人,比上年增加11640人;全县己有420722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加463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