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3)

2010-03-02 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统计

体育:6月6日举办了我市归大规模的全民健身月、北京自行车队驶出国门和呼伦贝尔老年运动会三大仪式的启动活动。立足我市冰上体育传统资源优势,承办了王嘉廉中国冰球希望学校年会。7月16日承办了我市历史上首次自治区对俄体育交流活动-“2009年中俄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7月底在全市各社区广场完成修建26套共计364件各类健身器材,实现市民就近健身的愿望。

卫生:疾控综合楼于9月30日完工,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实现疫情预警监测网络直报。快速有效的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管理病例3041人,解除2993人,累计签收上级匹配疫苗11600人份,累计接种7978人。采集检验消毒餐具2904份样品,合格2903份,合格率99.97%。完成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检查单位1329户次,培训餐饮单位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800余人,抽检食品样品30份,合格率100%。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66起,核实66起。处罚食品经营单位28户次,没收销毁假冒伪劣食品85个品种。

科技:在自治区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邀请到了科技部、中科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科技展。展厅面积近2万平方米,特装展位2000平方米。俄罗斯及蒙古参展项目970多个,创历年之最。与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等毗邻地区的科技部门进行了洽谈和交流,为国内企业提出的项目需求向俄方进行了征集,就球型闪电点火装置、内燃机升华器、废油回收技术等项目为湖南大学、江苏常州等国内大学和科技企业与俄方进行了项目对接联络。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和迎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在全市主要广场展出宣传版和挂图,发放宣传单和宣传册资料,开展专利信息咨询活动。

广播电视报刊:广播播出时间6510个小时,新闻节目52012条,其中满洲里早间新闻播报341期、30730条,满洲里新闻联播341期、20487条,满洲里蒙语新闻30期、284条,满洲里俄语新闻57期、510条;专题栏目26个、全面播出52.3万期节目,总时长2700小时;引进的节目8个,时长1500小时;上三级台近1830小时。电视播发各类新闻稿件2880条;播出系列报道、连续报道38组;媒体链接720条,标语口号1320条;制作播出各类专题(汇报片)栏目203个,其他大型文艺演出节目20部。广播电台在中央台播发稿件2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广网国际在线发稿187篇、内蒙古发稿183篇、呼伦贝尔发稿1754篇;电视台共有7篇稿件在中央电视台中播出、117篇稿件被内蒙古电视台采用。内蒙古电视台驻满记者站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稿件5篇、内蒙古电视台播出稿件112条(部)、《新闻天天看》栏目中播出稿件10篇;内蒙古电台驻满记者站共在内蒙古广播电台播出稿件533篇。报纸发行改为全天侯发行方式,突出报道了全委会和“两会”的主要精神,多次策划了重点报道,积极、及时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出版了“两会”彩色特刊、旅游节特刊和冰雪节特刊。

七、人口   就业   社会保障和居民生活

人口:年末全市总人口30万人,常住人口25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为166968人(公安口径),总户数68630户,男女性别比例为50.4:49.6(总体为100)。按行政区划分,市区人口为66765人,扎区人口92468人,东湖区7735人。全年出生1115人,全市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11: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15‰以内。

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0683人,增长7.5%,全市养老保险费收入14289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5010人,医疗保险费征缴完成847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9708人,工伤保险费征缴完成261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30010人,生育保险费征缴完成452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5192人,其中学生儿童30399人(大学生1058人),全年新参保1343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0304人,失业保险费征缴完成2155万元。

再就业:举办各类培训班136期,培训学员576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3898人,农牧民工培训284人),培训后就业4782人,培训就业率82%。200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850人。帮助227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50”人员再就业11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用工单位共有795家,提供岗位4861个,求职者5178人,达成意向3000余人。积极鼓励“4050”人员灵活就业,为2735名从事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支付2008年的社会保险补贴1222万元。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将小额贷款限额由2万元提高至5万元,还款期限由1年放宽至2年,扩大贷款人员和担保人员范围。全年发放小额贷款2051万元,带动900余人就业。

劳动保障执法:检查用人单位595户,涉及劳动者24104人次,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46件,为1003人追讨工资395万元。接待来访、申诉等各类劳动争议咨询申诉案件406件。其中立案145件,涉及当事人145人,涉及经济标的345万元,审理结案128件,结案率88%。下发工伤认定结论182件,为63人进行了工伤评残,为103人进行了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共有低保对象4305户、8923人, 低保标准从去年200元提高到240元,全年支出低保资金2354万元,人均补助水平211.4元。2009年全市共实行医疗救助6958人次,支出救助资金214万元。救助526名贫困大学生,支出救助资金37.4万元。

居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15元,增长10.1%。在岗职工31741人,增长0.01%。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31752元,增长16.8%。年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5亿元(不含外币),增长13.9%;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7.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4%。

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1891元,增长13.8%。其中,食品支出仍占主要份额,占30.4%(恩格尔系数)。

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额50039万元,当年归集额10983万元,增长26%;向个人支付和偿还职工住房公积金6656万元,增长37.6%;发放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11053万元,增长86%。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5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