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2 扬州市邗江区统计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3亿元,增长42.0%,其中:城镇完成投资78.66亿元,增长35.0%,农村完成投资26.64亿元,增长67.5%。投资结构进一步调优,投资规模在五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数达62个。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14亿元,增长95.4%;第二产业投资72.18亿元,增长44.7%;第三产业投资31.98亿元,增长35.0%。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98亿元,增长36.2%,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156.18   万平方米,增长3.3 %,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72.6万平方米,增长15.6%,销售额28.37亿元,增长25.9%。

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速完善。城区功能日益完善,改造了邗江路等城市干道。邗江经济开发区、杭集工业园、北洲功能区船舶(重工)产业园投入力度加大,启动北山工业园、杨庙环保产业园建设,板块经济加速崛起,产业集聚的承载能力得到增强。邗江经济开发区南园建设不断推进,完成了污水处理等一批基础设施。杭集工业园创成省级日化科技园。北洲功能区船舶(重工)产业园快速推进,中铁宝桥、大洋造船、托尼造船等一批大体量项目加速建设,船舶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四、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9亿元,增长17.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31亿元,增长15.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95亿元,增长24.1%;其他行业零售额 0.23亿元,下降24.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23.81亿元。

市场建设不断拓展新空间。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万都装饰城、高力汽配城、润扬广场服饰城等一批专业市场建成营业。年末拥有各类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个,市场摊位总量1956个,实现成交额54.17亿元。

五、开发型经济

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对外贸易增势强劲。2007年新签协议注册外资43517.2万美元,增长10.6%。注册外资实际到帐额15135万美元,增长50.9%。全年进出口总额79771万美元,增长110.4%,其中:进口总额12275万美元,增长1.79倍,出口总额67496万美元,增长101.4%,出口总额绝对数保持全市各县(市、区)第一。

六、交通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800万吨,与去年持平。年末全区公路里程达138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70公里,分别增长7.1%和4.8%。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1700辆。新建、改建农村灰色化公路825公里,通村道路灰色化率达100%。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卓有成效。2007年开发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40项,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0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拨款2102万元,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启动建设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到2007年底全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牧羊集团联合高校共同完成的《益生制剂及其增效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区科技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承担的“智能板材加工柔性制造系统”项目通过省科技厅、财政厅专家组验收。全年专利申请量达732件,其中发明专利39件,分别增长44.7%、143.8%。授权专利达353件。大力开展“质量兴区”活动,2007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件,国家免检产品5只,全区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中国名牌8个、国家免检产品14只,位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

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继续推进。2007年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4亿元,增长6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18.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新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双密型”企业2家。

各类教育优质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年末拥有各类学校49所,在校学生6.38万人,毕业生总数1.81万人,增长3.0%,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44人,增长37.7%。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保持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普通高考万人口本科上线率达26.3。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创成省示范初中2所、省实验小学3所、省优质幼儿园4所,各镇(街道)均创成市级教育现代化镇。

八、文化体育、卫生和环境保护

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建成8个镇级标准化文化中心、130个“农家书屋”。民间舞蹈“跳娘娘”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胡笔江故居维修工程被确定为省十大名人故居保护工程之一。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15个,剧场、影剧院16个,体育场1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4.5%,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各镇建成体育健身中心,村级体育健身工程点实现全覆盖。

卫生体系日益健全。建成区公共卫生中心,南方协和医院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0个。杭集镇创成国家级卫生镇,5个镇创成省级卫生镇。年末各类卫生机构257个,其中医院23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705张,卫生技术人员1181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62人,注册护士232人,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1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98.9%,年末参保人数35.68万人。

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开展以“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塘”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沼气池2500多座,完成农村改厕8713座。在全市率先实施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率达70%。严格落实环保制度,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关停了一批微小化工企业。瓜州建华村、杭集新生村创成省级生态村,24个村创成市级生态村,创成绿色社区5个、绿色学校6个,其中邗上贾桥社区被评为苏北第一家国家级绿色社区。2007年全区削减化学需氧量280.32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346.43吨。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据统计,年末户籍人口为531757人(包括新盛街道),总户数165240户,人口出生率7.58‰,人口死亡率7.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3‰。年末常住人口为54万人。

居民收入不断提升,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区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986元,增长16.9%,比上年增加2883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35元,增长14.4%,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877.99元,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7460元,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726.3元,增长17.9%。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0.9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