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望都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望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和谐望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实现了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定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 全年县内生产总值195464万元, 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972万元,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77703万元, 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48789万元,增长11.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35.3:39.7:25。 二、农业 按照 “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总体要求,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建成沼气池4055个,49个村实现了自来水化,全县35个村基本达到了创建要求。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全县农业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辣椒、奶牛养殖、食用菌、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地位更加巩固。辣椒产业强势发展,引进辣椒新品种8个,开发新产品12个。 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259万元,落实良种补贴资金258万元、农机补贴45万元,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全面取消,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3069元增加到3181元。 全年肉类总产量33014吨,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17.8%、31%和32%。奶牛养殖业发展迅猛,奶牛存栏达到1.1万头,奶年产量达到2.2万吨。 三、工业强县步伐加快 2006年,汇银木业、恒利恒橡塑等项目投入生产,五岳铸造、冀中轴瓦、君荣铸造等企业顺利完成技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已初步形成辣椒、铸造、建材、纺织、化工等主要产业。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由2003年的22家增加到2006年的36家,2006年完成增加值17959万元,实现利税5200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0.6%和22.3%。 2006年,绿色化工商贸中心、中天明生物燃油、味丰食品、福美特复合肥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3.5亿元、日处理鲜奶700吨的蒙牛液态奶项目落户望都,为望都工业注入新鲜血液。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八一路、振兴北路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县医院门诊楼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粮馨园、杏林苑、兴望园、师馨家园、九龙小区、中医院家属院等一批住宅工程先后竣工;城区天然气一期工程完工;五岳铸造、汇银刨板生产项目、恒利恒橡塑、宏源化工、天隆服装设备等9个重点工程相继投产已成为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提高,特别是技改投入进一步加大,有力地支撑着我县GDP的稳步增长,并为我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893万元, 比上年增长3.21%。其中,城镇投资78850万元,增长1.36%,建筑工程67145万元,安装工程4515万元,新增固定资产81784万元,施工竣工面积146901平方米,施工项目73个,其中新开项目45个。2003—2006年以来,累计增加住房面积12.5万平方米。 五、贸易 2003年以来,汇通、家乐福、时代、百盛、乐购家园相继开业,带动了我县消费品市场运行,城乡居民购买力进一步提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2638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分城乡看,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8327.3万元,增长16.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4310.8万元,增长11.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8729.7元,增长15.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297.4万元,增长3.7%;其他行业零售额611万元,增长0.1%。 六、对外经济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 2006年,全县累计引进省外资金2.52亿元,同比增长71.3%;外商投资4个项目,总投资340万美元。 七、财政收入及金融、保险 我县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财政收入完成8492万元,同比增长16.9%, 一般预算收入3620万元,同比增长21.1%。 我县金融系统积极组织存款,改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 投放力度,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全民创业。我县年末存款余额238049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年末贷款余额80258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新增人民币贷款7064万元,同比增长223%,其中投入企业贷款5084万元,发放小额贷款616万元。 八、教育 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投资300万元新建县直幼儿园,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扩建望都中学,新建教学楼、宿舍楼各一座,增加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扩建望都县试验二中,投资700万元,新建综合楼、宿舍楼各一座增加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 2006年,我县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24人,在校生1825人,毕业生436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1973人,在校生5540人,毕业生1612人。初中招生3391人, 在校生11180人,毕业生5364人。普通小学招生2910人,在校生14540人,毕业生371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43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九、卫生 我县共有卫生机构20个,其中县医院1个、中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 1个、 乡镇卫生院16个。卫生技术人员57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2人,注册护士91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床位425张。 全年全县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750例,报告死亡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规范,全县178446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76.2%,比上年增长7.20%,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缓解。 十、人口、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全县人口为265263人,全年出生人口3322人,出生率为12.5‰,死亡人口1139人,死亡率为6。36‰,自然增长率为6.19‰,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2:100。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8元,实际增长11.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