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寻甸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大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组织力度,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县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20亿2894万元,比上年增长14.2%,首次登上20亿元的台阶。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7亿4574万元,比上年增长4.6%,拉动GDP增长1.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亿6405万元,比上年增长38.0%,拉动GDP增长7.0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3亿9206万元,比上年增长39.5%,拉动GDP增长6.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亿19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8%,拉动GDP增长5.3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1:18.6:41.3调整为36.8:22.9:40.3。人均GDP达3976元(按户籍平均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3.7%。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活力增强,创造增加值9亿2697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7%,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整个县域经济呈现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人民实惠多、发展后劲足的良好局面。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国民经济总量小,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不高,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农村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艰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 二、农 业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科技,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呈现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力度最大,出台措施最实在,农民得实惠最多,成效最为显著,农产品全面丰收。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117548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 54900万元,比上年增长4.3%,畜牧业总产值完成54054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农林牧渔增加值完成74574万元,比上年增长4.6%。 稳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2006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35486亩,比上年增加12024亩,增长1.07%。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它农作物种植结构比由上年的69.4:20:10.6调整为68.8:20.7:10.5,其中,粮食作物调减0.6个百分点,经济作物调增0.7个百分点,其它农作物基本持平。重点抓好了烤烟、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的进一步优化布局,优化品种品质,推进了种植结构调整。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种植面积达781524亩,比上年增加1875亩,增长0.24%。粮食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 68.8%,比上年下调0.6个百分点。粮食总产达189461.6吨,比上年增加1731.6吨,增长0.92%。 ——烤烟生产仍然坚持“双控”不动摇,按照烤烟种植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稳定种植面积 ,扩大优质烟种植比例,烤烟种植面积118800亩,比上年增加2800亩;烤烟产量达到15687.4吨,比上年增加448.7吨,增长2.9%。 ——薯类种植面积达到166665亩,比上年增加22568亩,增长15.7%,薯类(按粮食计算)产量 46459.5吨,比上年增长23.6%。 ——蔬菜面积49939亩,比上年增加6768亩,增长15.7%,蔬菜产量49616.1吨,比上年增加3142.9吨,增长6.8%。 ——药材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5600亩,比上年增长6倍多。 畜牧业生产继续稳定增长,逐渐形成后继支柱产业。全县畜牧业生产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方针,在稳定发展养猪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使得2006年畜牧业生产全面高速发展,并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畜牧业从家庭副业转变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它已在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生猪生产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家禽生产走出了禽流感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了较快的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动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2111.3吨,比上年增加6511.9吨,增长11.7%,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贡献率达到38.0%以上。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疫病控制体系、良种繁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对畜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提升。疫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畜群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畜牧生产规模养殖户增加,由于规模养殖效益高于散养户,在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养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总计 比上年±% 粮食总产量 吨 189461.6 0.92 #大春粮食产量 吨 146018 1.23 其中:玉米产量 吨 40939.6 5.6 稻谷产量 吨 49414.2 2.4 #小春粮食产量 吨 43443.6 -0.09 其中:小麦产量 吨 13323 -4.3 蚕豆产量 吨 6903.6 3.1 烤烟产量 吨 15687.4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