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0-03-02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统计

2006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遵循发展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落地“,大力发展经济,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全旗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与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综合经济

(一)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25.0%;第三产业增加值39.8亿元,增长18.8%。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4540元,比上年增长23.8%。 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16:48:36的调整为13:53:34。

(二)财政收支:全年财政总收入10.9亿元,居全市第4位,比上年增长36.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2亿元,增长52.8%。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3.7亿元,下降5.9%。财政支出明显扩大,公共财政的服务保障功能得到加强。全年财政支出8.7亿元,同比增长42.6%。其中,城市维护费支出6511万元,增长39.7%;教育支出11491万元,增长14.7%。基本建设支出3707万元,下降22.3%。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是”十五“初的3.9倍和3.2倍。

(三)物价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2006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2%,增长2.2个百分点。涨幅较大的有居住、交通与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分别上涨4.9%、4.0%、3.2%。其它消费品和服务类价格均略有上涨,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9%;食品上涨1.5%;烟酒及用品上涨0.6%;衣着上涨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4%。

(四)劳动工资:职工工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民生活逐步趋好。2006年全旗在岗职工人数18731人,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3372元,同比增加853元。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10984人,年人均工资23139元;集体单位在岗职工501人,年人均工资16180元;其他单位在岗职工7246人,年人均工资24245元。劳动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年末全旗城镇单位新增就业人员1656人,全年下岗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再就业1133人,比上年末增加20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末降低0.1个百分点。

农   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0.1万亩,同比增长2.0%;粮食总产量110330.6万斤。其中,小麦播种面积8.9万亩,下降3.4%, 产量4874.8万斤,下降3.4%;玉米播种面积94.8万亩,增长14.2%,产量97149万斤,下降1.8%。油料种植面积7.7万亩,下降40.7%,产量2259.8万斤,同比增长66.2%。蔬菜种植面积2.3万亩,同比下降40.5%,产量13215.2万斤。饲草料种植面积32.2万亩,同比增长23.8%。粮经饲比例由上年的41:22:37调整为68:12:20。

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2006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数达385.5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加15万头(只)。大小畜359.3万头(只),增长3.6%,其中羊348.3万只,增长3.4%;猪26.2万头,增长10.1%。     农牧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3.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6%;机耕地面积140万亩,同比增长35.9%。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全旗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2.1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亿元,居全市第4位,增长25.9%。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29.9%;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同比增长31.6%。

工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利税19.1亿元,同比增长0.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75.0%,同比增长9.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原煤518.4万吨,同比增长99.1%;发电量13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6%;水泥48.1万吨,同比增长0.3%;白酒502.6千升,同比增长18.3%;铁合金9.4万吨,同比增长152.6%;羊绒衫80.2万件,同比增长16.6%。在产量增加的同时,工业品产销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6.3%。

建筑业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为10.2亿元,同比增长46.8%;年末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2611人,同比增长29.7%;房屋施工面积为3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0.3%;房屋竣工面积2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4%。

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在建项目118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5亿元,居全市第2位,比上年增长70.7%。其中工业投资96.8亿元,增长97.3%。在总投资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2亿元,增长57.9%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2亿元,增长200% ;农村非农户投资1.3亿元,下降23.5%。

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较快。全年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投资2.1亿元,增长16.6%;第二产业投资96.1亿元,增长95.6%;第三产业投资8.0亿元,增长46.2%。重大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完成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4.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分城乡看,旗级消费品零售额11.2亿元,增长15.0%;旗级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5亿元,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6亿元,增长15.2%;餐饮业零售额2.3亿元,增长13.4%;其他行业零售额0.8亿元,增长13.6%。

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商业布局和经营业态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企业市场竞争不断强化,专业性市场发展较快。全年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商品成交额 1.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各类大型超市、商场、专卖店等新型商业发展势头强劲。

交通和邮电

客运业:达拉特旗道路旅客运输发展以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客运市场为重点,加强了旅客运输市场规范化管理,大力发展农牧区客运,使旅客运输取得了较快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城镇为中心,城乡互通、村镇相联、布局合理的运输网络。2006年,全旗客运从业人员达1146人,车辆1020辆,完成客运量45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1233万人公里。全旗共有客运汽车站6个,日均发送旅客4122人,全旗共开通营运路线127条,苏木镇通车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