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0-03-02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统计

2005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旗委、政府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和工作任务,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使国民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结构更趋合理、大项目带动效应凸现,经济增长基础更加稳固,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初步核算,全年达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3.4亿元,比上年增长34.3%,(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47.3亿元,增长48.6%;第三产业增加值32.0亿元,增长32.2%。全年人均生产总值27902元,比上年增长46.8%。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6.1%提高到35.9%;第一产业中畜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邮电业和社会服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旗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0.6:43.8:35.6调整为15.1:50.6:34.3。

价格水平: 市场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扬。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4%。其中,居住类价格上涨9.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7.8%。食品类价格上涨3.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与上年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4.6%,衣着类价格下降3.4%。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2005全,全旗财政总收入完成80200万元,居鄂市各旗区第4位,比上年同期增长39.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0774万元,同比增长51.9%。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10778万元,增长31.3%;营业税12485亿元,增长106.8%;企业所得税3258万元,增长10.1%;个人所得税1445亿元,增长74.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591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基本建设支出4772万元,增长69.3%;行政管理费支出9235万元,增长31.3%;城市维护费支出4661万元,增长122.3% 。

劳动工资:职工工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民生活逐步趋好。2005年全旗在岗职工人数18456人,再岗职工人均工资22519元,同比增长24.2%。劳动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全年下岗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再就业92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投资:2005年,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8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城乡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7亿元,增长88.4%;房地产开发投资2.4亿元,增长266.5%。

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较快,在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投资1.9亿元,增长14.5%;第二产业投资49.6亿元,增长159%。其中工业投资49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投资14.3亿元,增长49%。重大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完成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4亿元,占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76.3%。其中建成投产4个。

投资效果明显。全年城镇以上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全部建成投产项目95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9.8%;新增固定资产21.13亿元。城镇住宅竣工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15万平方米,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11.4万平方米。

二、农业

第一产业快速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农牧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农牧业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呈多元化发展,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47.7%。

全旗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种植业获得丰收。2005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66.8万亩,比上年增加17.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1.1万亩,增加58.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1.5亿斤,比上年增产5.3亿斤,增长84.7%。其中小麦、玉米和产量分别增长35.7%、105.6%。全年油料产量17077吨,增长2.1%;甜菜产量123150吨,增长47.7%;蔬菜、瓜果产量171946吨,增长9.9%。

此外,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是达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2005年,全旗饲草种植面积25.7万亩,产量1159049吨。其中优质饲草料播种面积21.39万亩,产量880562吨。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2005年年末实有牲畜头数241.1万头,同比增加10.2%,其中良种及改良种乳牛4.2万头,增加412头;羊215.6万只,增加20.9万头。生猪18.5万头。农牧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机耕地面积103万亩,增长18.4%;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10170万千瓦时,增长40.8%;化肥施用量(折纯)27200吨,增长16%。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39.0%。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100.8%;重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45.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继续增加。原煤148.5万吨,增长48.4%;发电量149.2亿千瓦小时,增长30.1%;配混合饲料51872吨,增长368.8%;乳制品2017吨,增长29.1%;服装68.8万件,增长5.4%;白酒425千升,增长98.8%,水泥45.3吨,增长54.1%。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0.0%,比上年提高42.6点;实现利润192558万元,比上年增长64.6%。其中东达蒙古王集团和达拉特发电厂实现利税16.7亿元。

四、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723万元,比上年增长6.5%。分城乡看,旗级消费品零售额96216万元,增长7.2%;旗级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6507万元,增长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9059万元,增长4.3%;餐饮业零售额27381万元,增长13.6%;其他行业零售额6283万元,增长21.2%。

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商业布局和经营业态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企业市场竞争不断强化,专业性市场发展较快。全年亿元以上交易市场商品成交额 1.5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各类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等新型商业发展势头强劲。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1615.59万吨,比上年增长80.3%;完成货物周转量77548.3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9.4%。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166.4万人次,增长38.6%;完成客运周转量19523.4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0.4%。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006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8942万元,增长23.7%.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1882门,增长3.0%;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用户46750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0802户 ;乡村电话用户11588万户;小灵通用户1436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万户,增长69.5%。全旗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8.8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30部/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