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宜良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宜良县统计局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结合宜良实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取得了经济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的显著成果。据初步统计,2006年县域生产总值(GDP)预计完成51.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按现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6亿元,比上年增9.30%,占比重31.2%;第二产业增加值15.02亿元,比上年增8.5%,占比重29.0%;第三产业增加值20.60亿元,比上年增17.1%,占比重39.8%。从总体上看,整个县域经济正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着一些明显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反映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难;工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快;地方财政收入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部份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和提高。 一、农业 建设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2006年。我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达225922万元,比上年增长9.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预计161693万元, 比上年增长9.3%。 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6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播种面积 31816公顷 -1.7 粮食总产量 178992吨 -0.1 大春粮食产量 140567吨 -0.3 其中:稻谷产量 84415吨 0.8 包谷产量 48167吨 -3.4 小春粮食产量 38425吨 0.6 其中:小麦产量 15545吨 -2.6 蚕豆产量 15173吨 0.2 烤烟产量 15567吨 0.4 蔬菜产量 192323吨 1.6 花卉面积 739公顷 0.4 水果产量 5018吨 15.3 生猪存栏 253537头 -2.0 肥猪出栏 525997头 10.4 大牲畜存栏 70402头 2.3 大牲畜出栏 11060头 13.3 羊存栏 92892只 -2.7 羊出栏 47115只 13.8 商品鸭出栏 1258万只 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