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安宁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教育工作以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为主线,以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为重点,以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科教兴市发展战略。2003年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2.6%,普通高中录取率32.2%,高考上线率68.6%,高考录取率71.0%。全市小学在校学生22079人,中学在校学生11186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1075人,成人自学考试累计开考110科目,报考2156人次,报考科次4636科次。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参与了云南•安宁第三届金色螳川之旅文化艺术活动,承办了云南省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第九届联谊会。全市共有电影放映单位14个,文化馆(站)11个,文艺表演团体1个,表演场所1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1.71万册。体育工作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主线,积极组织承办各项群众性体育活动。举办、承办、协办各类体育比赛活动20余项。举办了首届安宁地区三人篮球争霸赛;举办了“安宁杯”国内甲A女排邀请赛;中国女篮表演赛;承办了昆明地区气排球比赛。 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有线电视光缆已经通达全市95%的村(居)委会。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8%。 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城镇医疗体制改革,完善了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的改革,加强卫生、医政、药品的监督和管理。取得了防治非典疫情的显著成绩。2003年常驻儿童脊灰疫苗接种率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8.9%。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7个,病床227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82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总人口26.67万人(户籍人口),比上年末增加了1655人,增长了0.6%,人口出生率8.36‰,死亡率4.96‰,自然增长率3.40‰。 社会保险、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11.55万人次,全年发放保障金660万元。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5.86万人,收缴养老保险金3.12亿元;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6.89万人,收缴医保费1.03亿元。全市社会福利院6个,床位168张,在院107人。 5000余城乡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5%以内。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5.37万人,比上年下降2.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079元,比上年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比上年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177元,比上年增长0.9%;农民人均纯收入3086元,比上年增长5.4%。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72元,比上年下降1.0%。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3台,洗衣机91台,电冰箱81台,影碟机83台,照相机52台,微波炉25台,固定电话93部,移动电话67部,摩托车14辆,小汽车2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6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90台,洗衣机62台,电冰箱3台,影碟机41台,照相机2台,固定电话28部,移动电话7部,摩托车7辆。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9.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城市绿地率达35.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5%。 环境保护事业进一步加强,环保投资逐年增加,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03年环保投资达1.63亿元,环保投资指数达3.2%。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较好成绩。地表水达标率比上年提高7.1%,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比上年提高7.6%,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比上年下降14.8%。 注:1、公报所列数据为年报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为现价,生产总值、增加值增幅为可比价;工农业总产值增幅为不变价。(按国家规定,各省、地区原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文名称改为生产总值)。 3、各项主要数据对比按可比口径计算。 4、总人口数采用市公安局户籍人口数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采用市计生局数据;乡镇企业数据由市乡镇局提供。 5、城乡居民生活数据采用市统计局城乡住户调查资料。 6、社会发展数据由市各相关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