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安宁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2 昆明市安宁市统计局

2002年,是我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展望安宁市全年经济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围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为重点,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城市发展推动、建设园林生态城市和对外开放五大发展战略,加快各项改革步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实现了全年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7亿元,增长4.8%,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93亿元,增长9.2%,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4.5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对GDP的贡献率为56.9%,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47亿元,增长7.1%,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农业总产值81.95亿元,增长21.1%。

一、农业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主要农产品除粮食产量外喜获丰收。200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3.27亿,增长4.8%。

绿化造林、护林防火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1805亩,飞播造林9015亩。

2002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167万瓦特,比上年增长0.2%,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56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3309台,农用载重汽车1158台,农用排灌机械动力1661万瓦特。

2002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实现增加值7.51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企业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克服困难,工业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6.8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市属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53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9.5%,比上年下降12.3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6.38%,资本保值增值率为93.45%,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2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92%,全员劳动生产率43860元/人,产品销售率为99.72%,资产负债率为58.83%。实现利润1.8亿元,利税总额6.8亿元。

建筑业经营管理得到加强,建筑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全年完成施工产值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市属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实现增加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

三、固定资产投资

随着我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市属4.49亿元,比上年增长55.7%。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45亿元,比上年增长34.7%;更新改造投资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2%。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3845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8%;客运周转量4643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5%;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3.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8130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年末电话机拥有量63462部,电话普及率24.3%;在网移动电话用户35731户。

五、国内贸易

2002年,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总额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9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全市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561万元,比上年下降9.5%。

六、对外经济及旅游业

认真贯彻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加入“WTO”的良好机遇,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2002年,共引进项目22项,项目投资8.72亿元。

2002年全市共有“三资”企业11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实现利润5271万元,比上年增长159.5%。

全年企业出口总额9181万元,比上年增长10.61%。全年共接待旅客1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旅游综合收入1.29亿元,比上年增长5.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平衡,全年实现财政收入6.46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4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0.5%;上划中央财政收入3.52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5.34亿元,比上年下降6.0%。

金融运行正常。2002年,全市各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40.89亿元,同口径比年初增长5.0%;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25.58亿元,比年初增长14.4%。各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36.84亿元,同口径比年初增长了5.1%;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2.32亿元,现金支出77.82亿元,分别比去年下降了2.6%和增长了0.5%;全年净投放现金5.50亿元,比上年增长74.1%。

2002年,全市保险金额54.03亿元,比上年下降19.0%,保费收入6710万元,比上年增长17.7%;支付已结案赔款2708万元,比上年增长37.6%。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工作在巩固创先成果的基础上,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002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2项,申报科技项目36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623期,培训农村劳动力56694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0786份。农村科技网络建设得到巩固和加强,农村能源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展了能源生态示范村的建设项目,使我市农村能源正朝着多元化、综合互补的方向发展。

全市信息化网络建设继续得到发展,《安宁市政府网页》的制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现科教兴市发展战略。以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为重点,以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02年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普高录取率30%,高考上线率54.3%,高考录取率68.3%。全市小学在校学生20068人,中学在校学生11293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1045人,成人自学考试累计开考110科目,报考5098人次。参加考试人数247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