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安宁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9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面对十分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努力扩大内需,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城市规划建设投入和管理,坚持两手抓方针,发扬“团结奋进,求实拼搏,乐于奉献,争创一流”的安宁精神,积极开拓进取,经受住了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全市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经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市属13.69亿元,增长7%);第一产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1.49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10.35亿元,下降1.4%。工农业总产值65.17亿元,增长3.1%,其中:市属23.37亿元,增长10.7%。 一、农业 主要农作物生产获得丰收。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坚持不懈抓农田水利建设,稳定对农业生产的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全面推广水稻旱育稀植、118高产包谷。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44亿元,比上年增长5.9%,农业增加值达2.92亿元,比上年增长5.8%。 继续开展禁伐天然林工作,造林绿化和综合开发利用同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76878亩,封山育林20100亩,四旁植树116万株,实现“九五“消灭荒山目标。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生猪出栏头数增长,家禽喂养增多,肉类总产量增加,规模化养殖户发展较快。 全年水产品产量476吨,比上年增长21.4%。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999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57.7万瓦特,比上年增长0.5%。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5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654台,农用载重汽车874辆,农用排灌机械动力2298万瓦特。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1999年,乡镇企业总收入实现54.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克服工业产品市场需求不足,生产总量受到市场约束的困难,保持了工业生产的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0.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市属1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实现工业增加值18.74亿元,比上年增长3.9%。 工业总体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7.49%,较上年增加3.4%。其中:总资产贡献率6.31%;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3.94%;流动资产周转率1.1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79%;全员劳动生产率24398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7.26%;资产负债率59.08%。实现利润1.2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58亿元,比上年增加3.9%。 建筑企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的政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居民住房建设,为建筑业生产发展创造了广泛的空间。1999年,全市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8.2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市属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4.71亿元,比上年增长57.5%)。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5亿元,增3.5%。 三、固定资产投资 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下滑,1999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9亿元,比上年下降60.5%;市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1999年市政府集中财力,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居民住房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了螳螂川河道一期治理、安宁市第一小学、居民住房建设等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房地产投资取得较好的成绩,成为市属投资的拉动力。1999年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1.09亿元,比上年增长85.1%,房地产投资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住宅销售额1220万元。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32635万吨公里,比上年减少5.3%;客运周转量31197万人公里,比去年减少10.3%。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3775万元(90年不变价),比上年下降1.5%。年末电话装机总量43572部,比上年增长24.2%。电话普及率达17.1%,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受市场疲软的影响,我市商贸行业出现负增长势头,199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0亿元,比上年下降4.4%,其中:城市零售额5.87亿元,增长3.2%,农村零售额2.93亿元,下降16.7%。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势头加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6.45亿元,占全市比重达73.2%,已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全市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501万元,比上年增长7.7%。 六、对外经济及旅游业 对外经济稳步发展,营业总收入有所下滑,但经济效益大幅上升。1999年,全市共有“三资”企业9家,全年营业收入为4.34亿元,比上年下降20.4%;利润总额6840万元,比上年增长62.3%。经营范围涉及到饲料、冶金、建材、化工、印刷、房地产和旅游等行业。 全年工商业出口总额达4309万元,比上年增长30.2%。 旅游业有所下滑,全年共接待游客14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7.8%,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比上年下降7.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平衡,我市认真落实各项增收节支措施,严格税收征管,确保财政增收。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7亿元,比上年增长4.3%;地方财政支出4.75亿元,比上年下降7.1%。 金融运行正常。全市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金融政策。1999年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2.70亿元,比年初下降4.8%,其中:企业存款8.54亿元,储蓄存款18.67亿元,分别比年初下降25.8%和增长7.7%。各种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为52.22亿元,比年初增长22.8%。其中:工业贷款20.88亿元,商业贷款4.79亿元,分别比年初下降20.4%和增长81.2%。全年现金收入67.48亿元,现金支出71.67亿元,净投放现金4.19亿元,比上年下降48.1%。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保险事业发展速度缓慢。1999年,全市保险金额为87.69亿元,比上年下降0.9%,保费收入4634万元,比上年增长0.9%;全年支付已结案件赔款1624万元,比上年下降6.3%。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