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表12 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情况 类 别 在校学生数(万人) 比上年 增长(%) 毕业学生数(万人) 比上年 增长(%) 普通高等学校 51.28 2.0 12.69 3.9 普通中等学校 77.07 -3.6 22.51 -13.5 普通中学 60.37 -2.3 17.03 -15.2 高 中 17.76 -7.8 7.04 -26.0 初 中 42.61 0.2 9.99 -5.6 中等专业学校 11.50 -4.8 3.39 -8.6 职业学校 4.14 -13.8 1.73 4.2 技工学校 1.06 -19.7 0.36 -36.8 普通小学 67.12 13.6 11.36 8.8 特殊教育学校 0.50 -1.7 0.09 8.8 至年末,全市共有21所民办普通高校,在校学生9.52万人;111所民办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22万人;171所民办小学,在校学生15.1万人。全市共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18所,在校学生(含网络本专科)36.62万人;成人中等学校47所,在校学生3.43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789所,注册生185.8万人次;老年教育机构278所,在校学员51.47万人。 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01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7%(见图8)。 图8 R&D支出及其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 ![]() 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2166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的有26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651项。在已颁布的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中,上海共有56项(人)获奖,占获奖总数的15%。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6.22万件,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发明专利2.2万件,增长23.5%。全年专利授权量3.49万件,增长42.7%。其中,发明专利5997件,增长40.8%。至年末,全市共有3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分中心;28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3家。至年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500家。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791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项目占88.6%;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占100%。至年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581项。其中,69%的项目已实现产业转化。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71万项,比上年下降5.6%;合同金额489.86亿元,增长0.9%。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至年末,全市有市、区(县)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9个,艺术表演团体112个,市、区(县)级公共图书馆28个,档案馆49个,博物馆111个。全市共有公共广播节目21套,公共电视节目25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年共出版报纸16.33亿份,各类期刊1.79亿册,图书2.74亿册。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和各级各类群众性业余团队活动41.8万场次,3593万人次参加。年内建成800个“农家书屋”,31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1697个村级信息服务点。 至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13所,卫生技术人员13.09万人(见表13)。年内建立和完善5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6个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和8个专科急救中心。完成郊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家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426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800所村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时报销。 表13 卫生机构情况 指 标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卫生机构数 所 3013 7.3 # 医 院 所 296 -1.3 门诊部 所 376 5.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所 284 6.8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 21 -4.5 卫生监督所 所 20 平 卫生技术人员数 万人 13.09 2.5 # 执业医生 万人 5.11 -0.2 # 医院执业医生 万人 3.15 3.3 注册护士 万人 5.23 7.2 年内成功地举办了30项39次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和27项53次国内重要体育赛事。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上海代表团共获得41枚金牌、34枚银牌、46.5枚铜牌,奖牌总数121.5枚,总分2548.25分,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在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上,上海代表团共获9枚金牌、10枚银牌、8枚铜牌,金牌榜名列全国第一。至年末,全市共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263处。其中,年内新建41处。 十三、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921.32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379.39万人。常住出生人口16.46万人。其中,户籍出生9.23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64‰。其中,户籍人口出生率为6.62‰。常住死亡人口11.32万人。其中,户籍死亡10.67万人。常住人口死亡率为5.94‰。其中,户籍人口死亡率为7.64‰。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其中,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2‰。 至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0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6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9.6万个。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11.6万个。全年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5万人,新消除零就业家庭2017户。全年完成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1.62万人。至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7.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8838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2324元,增长8.2%。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992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6656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804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896元,下降3.5%。 据抽样调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轿车14辆,家用空调196台,移动电话223部,家用电脑123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190台,洗衣机93台,热水淋浴器94台,移动电话174部,家用空调135台,家用电脑54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