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五、经济开发区与马头生态工业城 2009年,邯郸经济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稳定提升。实现生产总值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16。2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22。8%;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1%∶51。1%∶47。8%,第二、三产业发展占主导地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亿元,增长42。2%,实现利税总额1。5亿元,增长33。2%;建筑业总产值完成9。1亿元,增长82%;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2亿元,增长57。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2。6亿元,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亿元,增长30。6%;实际利用外资3129万美元,增长106。4%;出口总值2335万美元;实现全部财政收入2。6亿元,增长14。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增长3。2%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230元;16个托管村(街)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908公顷,年末户籍总人口46095人。 马头工业城实现生产总值完成15。8亿元,增长16。8%;三次产业比重为2。8:80。1: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增长87。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亿元,增长92。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亿元,增长36。5%;实现利税2257万元,增长38。7%;实现利润1525万元,增长36。6%;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增长76。5%;出口总值51万美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亿元,增长81。8%。 六、社会事业 (一)教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9年全市小学招生16。1万人,初中招生9。9万人,高中招生5。4万人。现有幼儿园1034所,在园幼儿21。4万人,专任教师6840人;小学2134所,在校学生79。2万人,专任教师42937人;普通中学453所,在校学生49。1万人,专任教师35427人;普通高等院校4所,在校生58640人,专任教师33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7%,万人平均在校生为84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50%,万人平均在校生525人;万人平均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79人;中职学校万人平均在校生179人;高等院校万人平均在校生62人。 高考实现了新突破。2009年,全市高考学生62030人,一批上线5761人,二批上线6121人,三批上线15263人。本科总上线人数达27145人,比2008年本科上线增加1007人,增长3。8%。 (二)科学技术: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48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130项、国际先进水平的18项。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1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新通过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家,自主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4家。专利申请受理量777项,专利申请授权量510项。 (三)文化: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0个,总藏书124万册。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7。55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18。97%。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98%和98。89%。 (四)卫生: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力量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48个,其中医院145个、乡镇卫生院214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8128张,其中医院18670张、卫生院7562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7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9240人、注册护士8211人。 (五)体育: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377。2万人,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40%。全年先后组织123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河北省各项比赛,共获得金牌34枚、银牌56枚和铜牌63枚。全市拥有体育场4个,室外游泳场35个,运动场30个。 七、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一)人口: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报显示:全市年末总人口达到94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7万人,增长1。6%。全市人口出生率为22。35%。,上升2。3个千分点;死亡率10。79%。,上升6。8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6%。,下降4。5个千分点。 (二)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61元,比上年增长10。4%,增幅列全省第一。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4%,下降3。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2平方米,增加0。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23元,增长9。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8平方米,增加1。5平方米。 (三)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88。09万人、92。7万人、66。64万人和59。6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6。51万人、7。6万人、0。34万人和4。9万人。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5。2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20。2万人。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统计年快报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产值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按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进行了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