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西峡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8.4亿元,增长23.4%;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9亿元,增长19.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7亿元,增长27.4%;零售业零售额20.7亿元,增长18.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3亿元,增长35.3%;其他行业零售额5700万元,下降23.2%。 六、对外经济 2009年西峡县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实现了改革开放大突破。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全县新增外贸出口企业6家,总数达到21家。完成外贸进出口2.19亿美元,居全省第五,其中外贸出口9097万美元,以香菇为主的农产品出口额超过6000万美元,居全省第一。该县被授予南阳唯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34个,到位资金12.8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3个。合同引进外资2017万美元,实际到位1031万美元。争取项目成效明显:共上报项目216个,争取政策性资金6.86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14590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62145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231.8万元,增长18.6%。 2009年,西峡县旅游工作按照“绿色王国、度假乐园”的定位,树牢“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理念,突出恐龙文化游、生态休闲游两大主题,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配合”的思路,强力推动西峡旅游由观光型向度假型、特色化向品牌化、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努力实现资源大县向旅游名县跨越。鹳河漂流、老界岭景区荣获“中国最佳漂流胜地”和“中国最佳休闲胜地”称号;恐龙遗迹园、龙潭沟景区分别被评为“中国旅游科普文化景区”、“中国旅游山水景区”。已建成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4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成功创建了西峡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初步形成以老界岭——名山、恐龙遗迹园——名园、鹳河漂流——名漂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格局,是河南省旅游体制改革试点县。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十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丹水镇是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评选的全国第一批105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之一。全年各景区共接待游客265.6万人次,同比增长17.6%,门票收入9600万元,同比增长10.5%,旅游综合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18.3%,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收支预算运行平稳,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稳定大局,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37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39358万元,下降8% ,非税收入14378万元,增长138.2%。全县财政支出122022万元,增长19%。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5亿元,增长2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7.2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6亿元,增长21.7%;中长期贷款余额6.2亿元,增长60.6%。工业贷款余额7.1亿元,增长3.1%;农业贷款余额13.6亿元,增长19.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年为56996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提供512万元的免费教科书,为6899名寄宿制贫困生发放“一补”资金450.8万元,拨付农村中小学生公用经费1923万元,保证了学校正常运转。加快教学改革创新步伐,在全县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校D级危房。对查出的8320㎡D级危房全部拆除,筹集资金80多万元,新建校舍12313㎡,维修校舍1906㎡,加固围墙2430m,做到了当年新产生D级危房,当年消除,不留后患。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9年,全县科技工作一是以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为重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规模水平,组织实施县级星火计划51项(次)、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41项(次),使狲猴桃优果率、商品率达到60%、95%,香菇总规模达到6500万袋,中药材发展2.2万亩。二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9年全县5家企业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县已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全县文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西坪民歌被国务院批准备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米坪镇被省文化厅评为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莲花街道办事处被省文化厅评为河南省群众文化活动先进社区。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先后举办了“全省生态旅游年启动仪式文艺晚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电影免费下乡等各类文化活动600多场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广播电视工作开创新局面。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4个行政村,新开通121全自然村通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网络改改造覆盖用户3.4万户,其中城区1.4万户,乡镇2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作顺利进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77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中心卫生院5个,一般卫生院11个,村卫生所333个,个体诊所22个。有各类卫生从业人员2144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776人,乡镇卫生院642人,村卫生所695人,个体从业人员31人。全县拥有床位1076张,其中县级医院850张,乡镇卫生院226张。2009年全年接诊门诊病人142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5.5万人次,全年卫生行业无医疗事故发生;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在95%以上,卫生监督覆盖面达100%;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处在全市领先地位;专科发展已成规模,现有11个重点专科,9个名优专科,其中市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特色专科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运行,2009年全县参合率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