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是我们迈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使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农业在春季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喜获丰收,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形势喜人,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五”计划的高起点开局。 据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增速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7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78.6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82.7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构成比为25.7:36.2:38.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71元,比上年增长10.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总量不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较弱,农民增收缓慢;工业整体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下岗、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等。 一、农业 我市农业虽遭受了严重的春旱,但由于抗旱、补种、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得力,使农村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的好势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5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农业产值59.6亿元,增长12.3%;林业产值2.0亿元,增长75.1%;牧业产值45.3亿元,增长3.4%;渔业产值9.6亿元,下降1.0%。 粮食生产灾年喜获丰收。据统计,全市粮食总产量为147.5万吨,比上年增长77.7%;平均每亩单产369.3公斤,是我市“九五”以来第二个丰收年(98年为历史最高水平)。玉米产量89.9万吨,同比增长2倍;高粱产量26.6万吨,增长39.3%;大豆产量7.9万吨,增长75.6%。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增加了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3.2万公顷,下降10.7%;花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8万公顷,增长53.1%,产量达11.6万吨,比上年增长1倍;蔬菜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已达5.4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14.1%。全年蔬菜产量301.1万吨,增长2%,其中,棚菜产量143.3万吨,增长3.5%;棉花产量1010吨,增长19.4%;甜菜产量3.1万吨,增长2.4倍。 因春旱严重,水果减产。水果成灾面积1.5万公顷,占全市果园面积的45.5%。全市共有果树4625万株,水果产量21.7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5.9%。其中,苹果、梨、葡萄产量分别为2.5万吨、8.2万吨、9.5万吨。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1年 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147.5 77.7 #玉米 万吨 89.9 196.7 高粱 万吨 26.6 39.3 大豆 万吨 7.9 75.6 稻谷 万吨 14.0 -9.1 薯类 万吨 3.9 -17.0 油料作物 万吨 11.7 108.9 #花生 万吨 11.6 107.1 蔬菜 万吨 301.1 2.0 水果 万吨 21.7 -15.9 #苹果 万吨 2.5 -40.5 梨 万吨 8.2 -1.2 葡萄 万吨 9.5 -21.5 奶类总产量 万吨 2.2 24.7 肉类总产量 万吨 39.4 6.5 #牛肉 万吨 3.0 15.4 羊肉 万吨 0.6 50.0 猪肉 万吨 26.3 3.1 家禽 万吨 9.2 10.8 禽蛋产量 万吨 25.0 -3.8 水产品产量 万吨 20.1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