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四、交通、邮电通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增加值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4%。 全年累计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2.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7%,旅客运输周转量6.8亿人公里,增长26%,水运货物周转量1.6亿吨公里,增长13.9%;公路货运量4461万吨,比上年下降2.1%,公路客运量2176万人,增长2.9%,水运货运量12万吨,增长20%;锦州港新增工作船、油品泊位各1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110.2万吨,比上年增长10.4%。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移动电话用户迅速增加。年末,全市共有固定电话用户47万户,比上年增长22.4%,其中,住宅电话用户40.7万户,比上年增加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8.5万户,比上年增加9万户,增长30.5%;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5.3部/每百人;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7.1%。年末互联网用户6.6万户。 国内国际旅游业取得较大成绩。2001年底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我市正式加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旅游景观建设、旅游产品结构、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旅游收入大幅增长。2001年全年旅游总收入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8%。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660人次,比上年增长24.1%。其中,港澳台胞1304人次,外国人3356人次。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形势逐步改善。2001年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开始上扬,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75.9 亿元,增长23.3%;餐饮业完成10.1亿元,增长32.3%。按销售地区分,市级完成消费品零售额59.3亿元,比上年增长4%;县级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8.3亿元,增长38.2%;县以下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1亿元,增长11.8%。按经济类型分组,国有经济完成12.9亿元,增长6.9%;集体经济完成11.2亿元,增长23.4%;私营经济完成7.9亿元,下降8.9%;个体经济完成51.9亿元,增长25.3%;股份制经济完成4.3亿元,增长141.7%;其他经济完成10.4亿元,下降35%。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下降,经济效益略有改善。全市82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30.6亿元,比上年下降10.2%,其中,批发企业下降11.3%,零售企业下降6.2%;实现利润总额133.9万元,摆脱了连年亏损的局面,其中,批发企业盈利1921万元,零售企业亏损1787万元。 城乡集贸市场172处,2001年集市贸易成交额为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 市场物价平稳,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8%。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2.2%,交通和通讯上涨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4%,居住上涨1.9%,烟酒及用品下降3.1%,衣着价格下降8.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6.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17.4%。 六、对外贸易 出口总额平稳增长。全年出口总额1.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4%。按出口商品类别看,植物产品增长53.2%;矿产品增长118.3%;化学工业及其工业品增长32.4%;纺织原料纺织制品增长134.2%,此四类产品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1.2%;贱金属及其制品占出口总额的40%,比上年下降16.1%。 利用外资额高幅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项目47个,比上年增加16个,新签合同金额214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9%。 实际利用外资10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6.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各项税收完成11.8亿元,增长13.3%,其中,增值税(25%)1.3亿元, 营业税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生产性支出5.3亿元,增长7.8%,其中,基本建设支出0.9亿元,增长22.6%;企业挖潜改造资金1.4亿元,增长388.4%;支援农村生产支出0.6亿元,下降19%。非生产性支出18.9亿元,增长19.7%,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3.1亿元,增长16.2%;社会保障补助费2.9 亿元,下降1.1%。 金融业运行良好,存贷款额平稳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9.2亿元,增长10.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3.1亿元,增长8.6%;企业存款余额64.4亿元,增长15.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8.4亿元,增长10.5%。其中,短期贷款194.3亿元, 增长4.7%;中长期贷款41.3亿元,增长30.1%,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11.3亿元,增长53.3%。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22.8亿元,现金支出1134.8亿元,均比上年增长21%。全年货币净投放量12亿元,比上年下降3%。 保险事业略有下滑,承包额、保费收入均呈降势。2001年全市保险业务承保额达到301.8亿元,比上年下降12.7%;保费收入3.2亿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亿元,增长5%,人身险保费收入1.8亿元,下降9.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亿元,比上年下降18.5%。其中,财产险赔付额0.8亿元,下降40.8%,人身险赔付额0.6亿元,增长60.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成功的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北方(锦州)农展会、科技合作与专利技术交易洽谈会、锦州市首届“科技活动周”等科技活动。全年申请专利161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0.2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46%。年末城镇单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4万人,其中,国有及控股企业专业技术人员7.4万人。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市共有高校4所,在校学生2.8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增长21.4%;普通中学173所, 在校学生15.8万人,增长7.1%,其中,初中143所,在校学生12.6万人,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8.04%;小学948所,在校学生23.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3%。盲聋哑学校5所,在校学生298人;弱智儿童学校2所,在校学生129人;工读学校1所,在校学生202人。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中等专业学校9所,在校学生1.2万人;职业中学36所,在校学生0.62万人。各类成人教育办学规模继续扩大。成人教育高等学校及普通高等学校中夜大学、函授部等在校学生1.4万人,比上年增长4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成功的举办了第三届锦州市民间文化节,组织了“世纪第一春”群众艺术展演月暨焰火晚会、春节、元宵节秧歌展演等大型社会文化活动。为庆祝建党80周年,举办了全市性的歌咏大赛、广场文艺演出和摄影、绘画、书法展览等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省第五届艺术节上,我市的京剧团、评剧团、歌舞团、杂技团、木偶剧团排演的剧(节)目获得4金3银7项大奖。其中,京剧《酒魂》演出引起了轰动,被文化部列为全国重点剧目。2001年末全市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7个,演出场次1007场;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8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