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江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59亿元,增长27.5%。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下降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增长61.7%,汽车类增长70.8%。 全市共有成交额超亿元的各类市场3个,实现成交额30.6亿元,同比增长14.8%。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92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出口总额171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3%。 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82家,比上年增加22家,其中当年新启动出口业务企业24家。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27家,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1000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5家。 主要商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2400万美元,增长8.7%;木制品出口2798万美元,增长22.4%;电光源产品出口3296万美元,增长24.3%。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个,其中外资企业3家,合资企业4家;合同利用外资1982万美元,下降1.3%;实际利用外资839万美元,增长7.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加值5.81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595.99万吨,其中:铁路380.99万吨;公路1215万吨。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2639.3万人,其中:铁路44.3万人;公路2595万人。 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3327辆,其中载客汽车15394辆,载货汽车6480辆。私人汽车19532辆。全市摩托车拥有量32612辆,增长13.8%。 年末全市各类公路里程161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470公里。境内铁路里程24.2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619万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年完成国内邮政特快业务8.83万件,增长22.6%。电信业务收入2.11亿元,增长0.5%,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 12.51万户,下降15.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32.52万户,增长12.7%。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由上年末的74部/百人提高到75.8部/百人。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53.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4%,国内旅游收入14.6亿元,增长30.4%。全年入境的旅游者人数25300人次,在入境的旅游者中:外国人16885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8415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196万美元。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9家,客房总数1169间。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7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在主体税种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3.4%、10.4%、7.1%。全年实现财政支出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42.5%。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7%,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49.5亿元,增长28.7%。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8%。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83.2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19亿元,增长20.6%。 全市全年保费收入3.36亿元,增长7.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亿元,下降1.6%;财产险保费收入1.36亿元,增长23.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9366人。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21212人。职业高中4所,在校生7484人。小学50所,在校生36753人。全市拥有幼儿园146所,在园幼儿18919人。 全市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5.91%,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47.9%。 全市普通高中专任教师586人,初中专任教师1327人,小学专任教师1663人,幼儿园专任教师773人。 全市现有衢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家,其中当年新增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其中当年新增3家。全年获得衢州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专利申请受理345项,专利申请授权294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4.7万册;年末拥有文化馆(站)22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34%。有线电视用户12.2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1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34%。全市馆藏档案全宗171个,共计10.87万卷册。全年查阅档案1246人次,5847卷3508件。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5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医院、卫生院病床床位1412张。卫生技术人员1810人,其中:执业医师745人,执业助理医师127人,注册护士482人。全市共有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40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71.87/十万,全市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5.8万人,参保率93.4%。 全年举办市运动会38次,参加人次11219人。在全省及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全市共获金牌21枚、银牌11枚、铜牌16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59.3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0.83万人,女性人口28.5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9%和48.1%。全年出生人口5346人,出生率为9.0‰;死亡人口3014人,死亡率为5.08‰;全年净增人口4335人,自然增长率为3.9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24元,比上年增长7.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94元,比上年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61元,比上年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073元,比上年增长16.9%。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市区为35.78%,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农村为37.1%,上升1.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8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64.19平方米。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3939人,参保职工51818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7887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51353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职工分别为57989和27408人;年末享受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89人。 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1个,拥有床位2955 张,年末在院人数1716人。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达92.4%,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100%。年末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747人和8402人。 十二、资源与环境 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万元GDP电耗1350千瓦时,降低3%。 污染减排和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共投入环境保护资金17253万元。2009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比上年分别减排4.03%、1.11%。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5.01%、 96.44%、99.94%,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97.8%;出境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