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常德市统计局 2010-3-15 2009年是常德市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国内经济下滑的影响,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抓住投资和新型工业化两根主线,采取超常规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年初预定目标,全市经济逐步复苏向好,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综 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7.4亿元,增长6.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31.0亿元,增长15.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50.8亿元,增长11.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8.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496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9:42.4:36.7调整为20.8:42.8:36.4,结构有所调整。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2亿元,增长15.5%;其中税收收入35.0亿元,增长18.3%。财政总支出129.7亿元,增长20.1%,其中重点支出项目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3亿元,增长19.9%;教育支出22.3亿元,增长4.5%,增速较快的项目是环境保护支出2亿元,增长141.8%,农林水事务支出17.3亿元,增长59.5%,医疗卫生支出10.5亿元,增长54.8%。 全年共改造县乡公路130.6公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429.5公里。解决了32.59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2.06万口。全市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1791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46%。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56元。免费送戏下乡485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558家。 全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户数19561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3914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93.5万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30所,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66.6%,新增通电话自然村75个,新增行政村通宽带上网145个,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37所,建设乡镇卫生院22所,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洞庭湖区无房专业捕捞渔民安居户数863户。 2009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3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5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 2009年,全市市场价格较年初有所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99.3%和98.9%。各种消费品价格总指数99%,比上年下降7.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1.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娱乐文化教育用品类物价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价格指数分别为101.3%、100.2%;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通讯、居住类物价有所下降,其指数分别为99.9%、97.7%、98.7%、96.6%、94.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4.34%。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经济回升基础不牢固,城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工业经济增长仍然乏力,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63.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4.4千公顷,增长10.8%;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298.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7.7千公顷,增长6.3%;棉花种植面积78.6千公顷,减少9.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95.8千公顷,增加27.5千公顷,增长10.3%;糖料种植面积2.9千公顷,增长19.3%;蔬菜种植面积87.5千公顷,增长3.9%。 全年粮食总产量378.5万吨,比上年增产8.0%。棉花产量12.0万吨,比上年减产9.6%。油料产量52.8万吨,增产19.8%。蔬菜产量189.8万吨,增产5.1%。水果产量82.4万吨,增产7.3%。茶叶产量1.2万吨,增产6.9%。 表1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78.5 8.0 油料 52.8 19.8 棉花 12.0 -9.6 糖料 12.6 7.0 茶叶 1.2 6.9 水果 82.4 7.3 蔬菜 189.8 5.1 全年出栏生猪602.7万头,增长3.7%;出栏牛13.5万头,增长6.9%;出栏羊175.0万头,下降0.9%。全年肉类总产量60.5万吨,增长3.4%。水产品产量32.9万吨,增长7.8%。牛奶产量0.84万吨,增长0.5%。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50.95万千瓦,增长7.8%。农村用电量8.69亿千瓦时,增长5.4%。 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73.7亿元,增长14.6%,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84.0亿元,增长15.1%,比上年下降7.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6.0亿元,增长16.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30.4%,比上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8%,下降0.7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41.7亿元,增长14.1%;实现利润67亿元,增长3.1%;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1亿元,下降2.8%。 表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额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30.5 30.3 发电量 亿度 89.5 36.5 水泥 万吨 873.8 42.7 纱 万吨 13.9 -1.7 布 亿米 2.1 14.5 汽车 万辆 0.36 -46.5 电解铝 万吨 14.6 -46.3 2009年,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7.4亿元,增长20.6%。 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8亿元,增长67.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78.8亿元,增长6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0.4亿元,增长23.0%。商品房竣工面积175.3万平方米,增长13.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27.9万平方米,增长48.1%。其中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140.9万平方米,增长88.1%,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87.0万平方米,增长10.3%。商品房空置面积20.4万平方米,增长1.4倍。 国内贸易 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3亿元,增长18.6%。分地域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5.2亿元,增长15.1%;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0.2亿元,增长20.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4.4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1.7亿元,增长20.4%;其他行业零售额9.2亿元,增长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