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提升。至年末,全市已有星级宾馆195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12家,三星级宾馆52家。旅行社2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9家,国内旅行社18家。A级旅游景点15家,其中,5 A级景点1家,4 A级景点5家。红色旅游基地5个。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58.1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1.21%,其中海外游客52.59万人次,增长12.89%,国内游客705.55万人次,增长21.88%。旅游业总收入88.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4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7084万美元,增长15.2%,国内旅游收入76.99亿元,增长29.5%。此外,我市泸沽湖景区以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纯净的水质被“美景中国———中国最美(最佳)旅游胜地评选”活动组委会称誉为“神仙居住的女儿国”,名列“中国最美的十大湖泊”排行榜第五位。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187073万元,比年初增加481681万元,增长28.26%;各项贷款余额为1526186万元,比年初增加359304万元,增长30.79%。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现金收入合计350290万元,现金支出合计356351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6061万元,现金投放回笼运行正常。 表5:2009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单位:万元) 指 标 年末数 增长(%) 指 标 年末数 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187073 28.26 建筑业贷款 31940 209.2 #企业存款 597505 29.16 农业贷款 229317 18.6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171930 24.61 中长期贷款 859183 29.76 各项贷款余额 1526186 30.79 #基本建设贷款 241174 64.68 #短期贷款 649054 29.76 其它中长期贷款 618009 19.84 #工业贷款 224507 15.27 #个人消费贷款 235435 30.3 表6:2009年保险业收付情况(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保费收入 其中:财产险 834.46 14.31 人身意外伤害险 2633.56 5.85 健康险 2060.45 10.68 寿险 27324.21 19.98 各项赔款和给付 其中:财产险 216.18 0.18 人身意外伤害险 765.48 -34.84 健康险 1555.66 30.31 寿险 2693.51 27.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和部分家庭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1052.5万元,免除16.91万学生学杂费,落实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1641.66万元,安排公用经费补助专项资金(含学杂费)6071.44万元。幼儿园在园幼儿2.16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684人。在校残疾儿童453人,残疾儿童入学率86.29%。小学毛入学率108.98%,小学入学率99.49%,提高0.61%,升学率达96.26%,小学辍学率1.32%。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5.49%,初中升学率63.9%,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初中巩固率97.58%,初中辍学率2.62%。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62%,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78%。普通高中录取率达到82.6%,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表7:各类教育基本情况 在校学生数(人) 招生数(人) 毕业生数(人) 人数 增减(%) 人数 增减(%) 人数 增减(%) 普通中专 2490 8.78 842 -17.45 522 15.48 职业高中 3560 11.53 1132 6.6 852 7.03 职业初中 2892 21.46 1001 -5.03 400 -64.76 普通中学 73425 0.87 25330 0.17 22786 1.53 #高中 21592 -0.33 7526 0.026 6927 7.69 初中 51833 1.38 17804 0.24 15859 -0.95 普通小学 109783 -3.9 16502 -9.73 19535 2.89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年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支出3405万元,比上年增长8.9%,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3项,申报专利25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继续深化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2009年新建了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年末共有文化馆6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6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0.0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8.22%。我市还与云南文产集团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该协议主要内容为在丽江合作开发建设国家级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包含“中国丽江?东南亚南亚文化论坛”等九个项目。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丽江城市形象、增添文化内涵和品味、树立丽江对外开放的国际形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2009年,全市共有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100个,其中,市和区县级综合医院8个、卫生监督所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妇幼保健院6个、中医医院3个、中心血站1个、医鉴办1个、血防站1个、皮防站1个、乡镇卫生院60个,公立医院病床数2841张,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卫生技术员3016人。省属单位驻丽医院1个,床位30张,卫生技术人员27人。社会办医机构9个,其中,市管私立医院4个,床位286张,卫生技术人员121人。个体诊所139个,卫生技术人员312人。全市共建立了416个村卫生室,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75人。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的健康水平也随之提高。婴儿死亡率降至2009年的19.37‰,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009年的37.3/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99.11万人,参合87.52万人,参合率88.3%,全年共有216.18万人次享受新农合减免补偿,减免补偿金8937.1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