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保康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20 襄樊市保康县统计局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604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23万元,增长3.4%;寿险保费收入2681万元,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173万元,意外险保费收入7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0.1%和21%。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764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全年用于科技活动费用支出469万元,从事科技发展研究人员数347人。全年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项,共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项目3项,获无偿资助经费33万元,全年共申请专利80件,授权10件。科技新产品销售率达到100%。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1所,在校生2.46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3957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1.04万人;小学72所,在校生1.0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771人。全县现有专任教师1770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09年末,全县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7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2009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78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87张;卫生机构人员1132人,卫生技术人员1090人,执业医师342人,注册护师(士)221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运动如期展开。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09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8.7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3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0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为17.5%。新出生人口2690人,人口出生率为9.72‰;死亡人口1714人,死亡率为6.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3‰。全县男女性别比为1:1.1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0:105.03,较去年上升2.49个比值。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10元,同比增长9.5%;人均消费性支出6426元,同比增长15.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7%;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4.1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25元,增长11.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2平方米,增加0.6平方米。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全县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30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3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200人。城镇困难居民享受低保人数达到6846人,农村特困群众获得低保救助人数达到16568人。社会救济总人数4.5万人,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6家,收养性单位床位数1560张,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47个。

十一、资源、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土地资源管理有序进行。2009年常用耕地面积22.5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开展。2009年,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205吨,比去年减排9吨;工业废水排放量96.05万吨,比去年减排19.9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95.95万吨,比去年减排19.0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9%,与去年持平;工业烟尘排放量124吨;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94万吨,比去年减少 1.5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全年造林面积合计2645公顷,比上年增加5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6.1%。

安全生产情况良好。交通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分别为23起、1人;火灾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分别为9起、0人;工矿企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损失额分别为4人、51.9万元。

注:1、GDP(含二、三产业)数据为初步测算数据,增长幅度为可比价增长,准确数以经济普查结果为准。

2、规模以上工业指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3、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户籍人口数。

4、本公报所列数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