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伊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2007年,全市辖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0747万元,增长16.3%。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217358万元,增长16.9%。 在地方投资中,城镇项目投资112540万元,增长10.7%;房地产投资91704万元,增长55.8%;农村非农户及个人投资13114万元。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城市道路设施建设、金鲁红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建、安琪酵母二期扩建等工程,共完成投资39288万元,占18.1%;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新疆电信伊犁分公司网络工程、伊犁华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工程及伊犁河酒业改扩建工程,共完成投资7638万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1704万元,自今年4月起,房地产开发投资连续8个月呈现5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41.5%。在房地产投资中商品住宅投资增长快,2007年,商品住宅完成投资75948万元,同比增长1.1倍。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23.9万平米,增长29.2%,其中住宅98.6万平米,增长61.1%; 商品房销售面积67.8万平米,增长77.5%,其中住宅65.2万平米,增长84.2%;期房(住宅)销售面积45.9万平米,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70.4%。 城市建设坚持新区开放与旧城改造并举,规划建设和管理并进,强化功能和扩大规模并重。重点实施了南市区、火车站片区、市委政府新片区等建设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日趋完善。完成南市区4.2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改造;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63.45公里,其中老城区背街小巷改造道路58.9公里;完成供热、供排水管网施工总长度104.11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05万平方米;新植树木133.4万棵,新增城市公共绿地36.1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全年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4388万元,增长16.2%。其中地方消费品零售额202407万元,增长15.5%。 在地方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零售额195970万元,增长15.7%;农村零售额6437万元,增长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160955万元,增长16.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2782万元,增长13.5%;其他行业零售额8670万元,增长6.6%。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332245万元,其中批发额167245万元,占50.3%。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居住、家庭装饰等消费不断扩大,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8.2%;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3.7%。 新兴流通业快速发展。年末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天山街农贸市场,成交额2.24亿元;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阳光超市、家乡好超市、一家超市和伊犁州新华书店4家,全年销售额2.1亿元,增长23.4%。 六、开放经济 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2007年全市辖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755万美元,增长5.1%。其中出口28466万美元,增长6.1%。外贸企业从上年的11家增加到22家,其中伊犁州龙华公司、伊犁州物源商业有限公司进出口额增长较快,分别为9.3%和42.1%。 招商引资工作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4个,其中新签项目36个。项目总金额151674万元,增长5.5%。其中到位资金110515万元,增长23.3%,合作区到位资金70112万元,占全市到位资金的63.4%,增长31.3%, 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为15263户、1409户;从业人员分别为30409人、12252人;注册资金分别为30363万元、72462万元。 七、旅游业 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共有宾馆52家,其中星级宾馆27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12家,二星级13家),社会宾馆25家;旅行社18家,旅游景区(点)17家。 授牌“农家乐”旅游点30家,民俗旅游接待点44家。旅游住宿日接待能力突破一万人次。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84.8万人次,增长11.7%,占州直的37.3%。其中来自疆外游客48万人次,疆内州外游客25.9万人次。旅游收入26830万元,增长33.3%,占州直旅游收入的39.5%。其中宾馆18753万元,增长32.7%;旅行社2730万元,增长20.1%;景区5347万元,增长44.8%。全市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4.7%。 八、财政和金融 2007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4834万元,增长1.6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9531万元,增长25.6%;基金预算收入55303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54566万元。 地方财政支出127307万元,增长1.1倍。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6354万元,增长36.4%。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较快,达到18879万元,增长34.8%。 2007年,全市银行存款余额104.02亿元,增长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09亿元,增长1.5%;银行贷款余额53.26亿元,增长6.5%。 九、教育和科技 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强化教学教育管理,教育工作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辖区共有中高等院校8所。中小学106所,其中小学73所;中小学在校学生9.19万人,其中小学在校生5.14万人,占55.9%;全市拥有中小学专任教师5818人,增长1.9%。创办农村“双语”幼儿园45所,招收学生5262人;全市共开设“双语”教学班388个,接受双语教育学生18895人。 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升学率94%、初中升普通高中升学率85.3%、高中录取率71%。高考汉语言上线率95.19%,较上年提高0.5%;高考民语言上线率72.39%,较上年提高8.5%。中考汉语言上线率85.3%,提高1.9%;中考民语言上线率90.4%,提高2.5%。“双语”教学班中考升学率、高考本科上线率均达100%。小学三科合格率民、汉语分别达91.8%、61.5%。全市各中小学在国家及自治区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中成绩斐然,获奖比例分别占60%、85%。 全市“两基”教育投入资金500万元,完成了13所学校的新建教室1722平米,维修教室4957平米,购置图书3万余册,购置教学仪器79.5万元。 科技兴市工作整体推进。全年争取自治区各类科技项目9个,其中火炬计划项目1个,星火计划项目3个。争取项目资金152.5万元,带动项目投入6000余万元。加大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科技三项费”到位600万元。乡(镇)场、街道累计投入科普资金12.4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广泛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举办 “花儿”演唱会、“麦西来甫”等广场文化活动46场,演出节目330个,参与人数1800人,观众9万人;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5次。投资189.8万元用于基层文化建设。伊宁市申报的“满族颁金节”项目列入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