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伊宁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性建设机遇,紧紧围绕年初县委三干会提出的“打造工业强县、畜牧业大县、林业大县、文化大县,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求真务实,顽强拼博,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和战胜各种困难,保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实现新的突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县域经济增长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增长,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据测算,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1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07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4.10亿元,增长12.5%。 三次产业结构为39.37%:36.16%:24.47%:,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94个百分点。全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拉动,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3.93%,拉动经济增长6.25个百分点。 全县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农村税费改革进展顺利,机构改革、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财政金融改革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监管不断加强,市场经济秩序不断规范,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格局初步显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发格局基本形成。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7.7亿元,增长6.9%;林业产值0.44亿元,增长20.70%;牧业产值5.86亿元,增长4.2%;渔业产值0.4亿元,增长13.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5亿元,增长6.1%。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8.73万亩,比上年增加3.34万亩;棉花播种面积0.22万亩,增加0.05万亩;油料播种面积8.53万亩,减少0.34万亩;甜菜播种面积5.89万亩,减少0.42万亩。全年粮食产量39.66万吨,比上年增长5.5%;棉花产量211吨,增长41.6%;油料产量1.84万吨,增长1.5%;甜菜产量21.28万吨,下降5.1%;水果产量35967吨。 林业生产不断加强,造林质量不断提高,防护林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1638亩,其中经济林面积525亩,防护林面积51113亩,用材林面积10350亩,基地更新面积4175亩,零星植树130万株,造林成活率达87%以上。育苗904.5亩。 畜牧业发展迅猛。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81.38万头,比上年增长1.31%。年内牲畜出栏54.72万头,增长1.77%;出栏率达68.1%,比上年增长3.1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26937吨,增长1.1%;绵羊毛产量1848吨,增长11.4%;牛奶产量56420吨,增长6.7%;禽蛋产量30402吨,下降6.9%。渔业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4672吨,增加4.4%。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2%;乡镇企业增加值2.39亿元,增长18.69%;乡镇企业总收入10.95亿元,增长17.39%;实现利润9823万元,增长18.82%;实交税金1777万元,增长13.9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6.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791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861台,增长16.02%;小型拖拉机4290台,下降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8421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国有企业总产值15217.5万元,下降3.45%;集体企业总产值4142.4万元,增长2.0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64850.1万元,增长21.89%。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总产值53052.3万元,增长22.38%;重工业总产值31157.7万元,增长10.09%。 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主要工业产品中,食用植物油3.3万吨,增长4.7%;原煤63.6万吨,增长6.91%;发电量4330.8万千瓦时,增长34.62%;配混合饲料6.01万吨,增长16.1%;小麦粉6.17万吨,增长8.44%;粘土砖44680万块,增长1.55%;黄金1238千克,下降2.44%;塑料制品4197吨,机制糖2.77万吨,下降20%。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建筑业(资质等级以上,下同)完成增加值338.2万元,比上年下降46.99%。建筑业施工工程43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2个,投标承包面达27.91%。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面积3.7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0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43亿元,比上年增长37.01%,其中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7261万元;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1773万元。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6274万元,增长45.19%;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0058万元,增长66.77%;其他投资2702万元,增长98.38%。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分产业看,全县第一产业投资3048万元,下降56.67%,第二产业投资16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倍;第三产业投资2702万元,下降35.20%。全县本年新增固定资产22490万元,增长0.20%。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60.82万吨,比上年增长2.3%;完成货物周转量605.3万吨公里,增长2.3%;完成客运量264.49万人,增长1.44%;完成旅客周转量6613.02万人公里,增长1.45%。 邮电通信业加快改革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信能力、服务手段和质量不断提高。全县年末电话交换总容量达 5万门,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5500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3.6万户,比上年增长18.03%,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9.12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39部。移动电话普及率7.7%。互联网用户676户,增长60.95%。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初步显示朝阳产业的优势。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旅游业直接投入460万元。全年新建旅游景点4个,总数15个,旅游业从业人数500人。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比上年增长8.9%。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农村消费品市场旺销。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6亿元,增长9.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9亿元,增长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