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伊宁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9 伊犁州伊宁县统计局

2002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民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依托优势,抓住结构调整这根主线,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特色农经济,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据测算,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4.74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9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4.45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9.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3.3%、30.2%和26.5%,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全县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58.2%,对经济增长贡献了6.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31.4%,对经济增长贡献了3.38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县在岗职工22804人,比上年下降3.32%;年末登记下岗人数395人,失业人员62人,全县养老金发放1314人,发放金额828万元;全县确定低保金对象7032人,发放低保金72。9万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然突出;农业基础依然脆弱,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工业经济效益低下准状况难以扭转,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全社会投资多元化格局还未形成,投资软环境有待于一步改善;就业和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

二、农业

2002年,全县各地围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以调整大农业为工作中心,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林业品种结构,提高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水平,发展订单农业,农牧业生产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特别是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特色更加突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在结构调整中仍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07万亩,比上年减少1.6万亩;棉花播种面积0.09万亩,减少0.15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0.65万亩,减少0.1万亩;甜菜播种面积11.1万亩,减少0.9万亩;药材、瓜果等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全年粮食产量34.9万吨,比上年增长0.2%;棉花产量59吨,下降59.6%;油料产量19518吨,增长9%;甜菜产量37.9万吨,下降5%;水果产量34084吨。

林业生产建设不断加强,造林质量不断提高,防护林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2152亩,其中经济林面积16373亩,防护林面积4064亩,零星植树150万株,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

畜牧业和渔业稳定发展。年末牲蓄存栏头数83.87万头,比上年下降3.59%;年内牲蓄出栏58.3万头,下降3.92%;肉类总产量26469吨,增长0.27%;绵羊毛产量1773吨,增长3.08%;牛奶产量46275吨,增长6.69%;禽蛋产量3.4万吨,增长1.49%。全年水产品产量46.2吨,增长4.5%。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乡镇企业增加值2.04亿元,增长11.8%;乡镇企业总收入9.2亿元,增长13.2%。实现利润8685万元,增长14.8%;实交税金16.92万元,增长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4.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16千瓦,增长0.1%;大中型拖拉机1453台,增长7.8%;小型拖拉机4367台,增长12.9%;化肥施用量(折纯)1.21万吨,增长18.7%;农村用电量1911万千瓦小时,增长37.5%。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64.83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536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5%。其中:国有企业总产值11887万元,下降3.96%;集体企业总产值3752万元,下降6.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49721万元,增长24.1%。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总产值41248万元,增长18.4%;重工业总产值24112万元,增长15.7%。

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主要工业产品中,食用植物油产量2.34万吨,增长0.86%;原煤产量35.15万吨,增长14.2%;发电量2767万千瓦时;水泥产量3.61万吨,下降5%;配混合饲料产量40800吨,增长7.9%;小麦粉产量8.15万吨,增长3.9%;砖产量43556万块,增长35.5%;黄金产量1390千克,下降3.5%;塑料制品产量790吨。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0.74%,比上年上升14.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基本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367万元,比上年增长7.4%;企业利润总额1000.4万元,下降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6.46%,比上年上升29.96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23.27%,提高14.2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94.98%,回落34.6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9.77%,回落2.0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62次,增加0.3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05%,回落0.3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6965元/人,上升29.62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建筑企业(四级以上,下同)完成增加值398万元,比上年增长7.3%。建筑企业施工工程42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38个,投标承包面达90.5%。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面积9.92万平方米,增长1.23倍;房屋竣工面积2.61万平方米,增长65.2%。全年实现利润7万元;实现税金4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西部打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分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6799万元,下降32.09%;更新改造投资3433万元,增长3.6倍;其他投资1270万元,增长1.6倍。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均有新的进展,农村电网改造取得积极成效。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固定资产投资中,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873万元,比上年增长7.5%;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1440万元,下降79.9%;农林牧鱼业投资1371万元;制造业投资5091万元,增长3.75倍;社会服务业投资1040万元,增长3.3倍;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影视业投资453万元,增长14.1%;建筑业投资320万元。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58.4万吨,比上年增长3.9%;完成货物周转量584万吨公里,增长1.7%;完成客运量268.8万人,增长66.4%;完成旅客周转量6720万人公里,增长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