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伊宁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我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州党委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州直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强力推进“工业兴市”和“建设中等城市”两大战略,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树立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保持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 一、经济增长步伐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市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逐趋优化。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市辖区实现生产总值41.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1.39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26.64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7.7:27.7: 64.6”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全市经济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稳定的目标,完善了农村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确保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45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4.9%,其中地方农业产值53001万元,较上年增长4.83%;农业增加值29643万元,农业增加值率达55.9%。 从地方农业总产值内部结构看,种植业产值达29767万元,增长4.1%; 种植业结构逐步调整,全市各乡镇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温室、大棚蔬菜、林果园艺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拥有蔬菜大棚面积4995亩。全市耕地面积达15.85千公顷,较上年增长0.32%。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 单位 产量 较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8.99 1.2 油料 吨 2773 -11.4 蔬菜 万吨 19.27 1.9 果类 万吨 1.68 -7.5 甜菜 万吨 5.00 20.3 林业生产通过开发性造林,实现了城乡绿化一体化。2005年全市完成植树造林面积4120亩。林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经济林达1189亩,用材林达2063亩,较上年分别增长11.9%和69.4%。生态环境逐年改善,森林覆盖率达13%。 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全面推进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优质高产乳牛,实施优惠政策,实现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经营。全市牲畜年末存栏总头数为26.63万头,较上年增长2.9%;牲畜繁殖成活率达89.4%,增加4.7个百分点;牲畜出栏率达到80.4%,增加4.8个百分点。全市牧业产值达19813万元,增长5.5%。 主要畜产品产量如下: 指 标 单位 产量 较上年增长(%) 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 万头 26.63 2.9 肉类总产量 吨 10898 6.0 其中:牛羊肉 吨 8270 -1.5 牛奶 吨 41020 16.1 禽蛋 吨 2181 1.7 水产养殖业持续提高。今年水产品产量达2565吨,较上年增长0.8%。渔业产值达1285万元,增长0.6%。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重点抓好项目建设,逐步向管理规范化、企业规模化、产品品牌化方向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达246600万元,较上年增长9.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7510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5.4 %;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5401万元,较上年增长13.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4.94万千瓦,较上年增长5.1%。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01台,增长20.2%;小型拖拉机1067台,下降6.9%。 据测算,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514元,较上年增加355元,增长11.2%。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15.22亿元,增长8.3%。 三、推进新型工业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 全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实现超常规提速、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市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积极实现工业经济总量增长和贡献率提高。2005年,全市辖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9.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 15.3%。其中地方工业总产值达19.2亿元,增长14.8%。在地方工业总产值中,合作区完成产值(同口径)34698.9万元,增长40.1%;城市私营工业产值10957万元,增长 20%;城市个体工业产值2794万元,增长8%。 从被考核的主要产品产量看: 指 标 单位 产量 较上年增减(%)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83385 11.3 供热量 万百万千焦 233 1.3 原煤 万吨 10.11 10.5 水泥 万吨 6.85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