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伊宁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饮料酒 万吨 2.82 17.1 面粉 万吨 10.87 3.9 食用植物油 万吨 1.01 2.7 配混合饲料万吨 3.29 -9.8 自来水 万吨 1737 15.6 从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实现工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21%;工业产品销售率100.4%,增加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9076元/人,增加4007元/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68.2%,增加6.7个百分点。 全市辖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352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24.9%,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68929万元,增长20.9%。合作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3981万元,增长38.4%。2005年按照“工业兴市”和“建设中等城市”两大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生产和效益明显提高。 四、投资力度加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全市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强抓一批对经济增长有较大作用的大交通、大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通过治理投资软环境,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态度,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2005年,全市辖区预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2675万元,较上年增长32.1%。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达210134万元,增长35.2%。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9.66万平方米,增长8.7%。我市通过治理投资软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在地方投资中,建筑工程投资126866万元,增长7.3%;安装工程6399万元,增长181.4%;设备工器具购置44870万元,增长72.8%;其他31999万元,增长258.9%。从构成项目看,城镇项目投资112496万元,增长56%;房地产投资达63432万元,占地方投资额的 30.2%,增长6.9%;伊犁河二桥和218国道投资15537万元;城镇工矿区投资6807万元;农村非农户及个人投资26261万元;铁路投资3947万元。 从地方投资项目看,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伊犁河二桥、218国道、安琪酵母、天洁纸业等工程,共完成投资41613万元;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盛康粮油、阿拉木图亚及新疆电信伊犁分公司等,完成投资30406万元。 全市辖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达40403万元,较上年增长17.5%,确保了第二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 五、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旅游环保持续发展 2005年,我市以全面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为重点,多方筹措,加快发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自筹资金5455万元,完成了解放路、飞机场路、斯大林街的拓宽改造工程。其中解放路拓宽改造从民贸至开发区上海路路口,改造长度 4336米 ,投资3533万元,五座地下通道是通过社会招商,引进民间资金1000万元建成;飞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从益民木器厂至飞机场大门改造长度 2040米 ,投资1522万元,配套完成了地下管线及路灯照明工程;斯大林街道路改造工程从人民公园至粮贸宾馆,改造长度 1158米 ,投资400万元。二是狠抓市政维护改造。全年完成道路维修2187平方米,硬化人行道1000平方米,更换路岩石 4475米 ,新改建路灯4666盏,在中心街区安装装饰灯645盏,全市亮灯率98%。 邮电通讯事业快速发展。2005年电信、邮政、移动、联通、铁通、网通等通信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增长。 旅游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动力,以招商引资旅游为目的,营造优良环境,提高旅游效益。2005年全市旅游收入达15617万元,较上年增长25%,其中宾馆收入11003万元,占70.4%;旅行社收入1045万元;景区249万元。接待游客13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4.8%。其中宾馆接待79万人次,旅行社接待3.5万人次;景区接待5.4万人次。来自疆外的游客30.1万人次,占22%,来自疆内州外的游客28.7万人次占21%。为第三产业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基础。 环保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市环保系统工作人员85人,完成环保污染期限治理项目49个,总投资35.14万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 六、国内贸易持续增长,市场物价有所回落 伊宁市作为伊犁河谷商贸中心城市,国内贸易持续稳步增长。2005年,全市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6397万元,较上年增长13%。其中地方消费品零售额151868万元,增长14.4%。 在地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的零售额146269万元,增长14.6%;县以下零售额5598万元,增长9.3%。按行业分类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20233万元,增长14.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24195万元,增长11.1%;限额以下及个体96038.3万元,增长15.7%。餐饮业23986万元,增长15.2%。其他行业7648万元,增长7.7%。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达296541万元,增长31%,其中批发额176308万元,占59.5%。全市辖区实现批发和零售、餐饮业增加值4亿元,较上年增长12.8%。 全市个体经济持续发展。2005年,全市个体工商户16650户,较上年增长3.6%。第一、二产业为1076户,占6.46%;第三产业为15574户,占93.54%。从业人员为28540人,增长了8.4%,注册资金24438万元,增长0.2%。营业收入3201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6825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0.13%和18.02%。 全市私营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私营企业发展到1286户,较上年增长33.68%;从业人员12503人,增长39.6%;注册资金28154万元,增长12.3%;营业收入9387万元,社会消费零售额为5432万元,分别增长24%和44%。在个体私营经济中社会服务业迅速发展,从事信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队伍逐步状大。 城市物价回落。2005年,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98.9%,较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3.4%,回落1.1个百分点。在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医疗保健、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等八大类指数中有“ 三升 五降”。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8.5%,较上年回落4.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