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若羌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2010-03-19 巴音郭楞州若羌县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县一批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建设顺利,使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938万元,同比增长1.5倍。按建设地址来分:城镇投资59631万元,农村投资1307万元;按隶属关系分:中央自治区投资48441万元,地方投资12497万元;形成第一产业投资1163万元,第二产业投资50314万元,第三产业投资9461万元。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发展,国有集体投资及股份制投资迅速增长。个体经营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减少。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显著。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51个,建成投产项目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12 %;新增固定资产14585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10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9.4.5万元,比上年增长8.71%。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755.2万元,同比增长 3.34 %;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74.2万元,同比增长3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61.1万元,增长8.81%;餐饮业零售额485.2万元,同比增长5.46%。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个,生产资料市场1个。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1091户,同比增长7%,从业人员1651人,同比增长6%。

六、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县客运总量8.6万人次,同比增长7.5%,旅客周转量3384万人/公里, 同比增长3.1%。货运量8.5万吨,同比增长6.3%,货物周转量4552万吨/公里, 同比增长5.1%。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有邮政所4所,邮政业务总收入148万元,同比增长14%,邮路总长度417公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145公里。电信业务总量600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8800户,新增 800 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4600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4200户。小灵通达到1400部,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44人/部(21户/部),国际互联网用户达624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县星级饭店1个, 星级饭店客房总数41个,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2个。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24925人次,比上年增长4%,旅游企业间接收入374万元,同比增长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302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 13885万元,增长38%。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全县货币信贷总量增长有所减缓。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33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8.6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为21861万元,同比增长22.89%,由于受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金融机构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636万元,同比下降54.52%。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我县保险业收入迅速增长。2006年末,全县有各类保险公司3家,保费总收入582万元,同比增长35.35%。其中:人寿保险费收入266万元,同比增长17.7%,财产险保费收入226万元,同比增长10.78%,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收入90万元。全年赔款支出377万元,同比增长54.5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付210万元,同比增长30.44%;人寿险赔款支付59万元,同比增长47.5%,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支付108万元。

八、科学技术、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科研机构1个,各类技术推广行业4个。全县共有技术人员905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2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161人。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普通中学2所,小学9所,普通中学在校生1098人,高中生352人,小学在校生173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0人,高中专任教师37人,小学专任教师2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81%、98.17%,初中生升学率为71.2%,高中生升学率为87.5%。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共有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录像转播发射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6%和99.4%。有线电视用3224户。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9个,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个体诊所3个,门诊2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77张,其中县医院、卫生院病床65张,乡镇12张。全县年末共有卫生人员153人,专业技术卫生人员13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57人,注册护士32人。

十、环境保护

各种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自治州下达的总量控制范围之内,工业粉尘排放总量1200吨(含若羌县城以外),化学需氧量50吨烟尘排放量15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 35吨;(指若羌县城以内的工业、企业、住宿和餐饮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户籍人口31463人(含三十六团),比上年末减少414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2.82‰,增长0.89个千分点;死亡率9.57 ‰,增长4.0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9.55‰,比去年增长0.98‰。计划生育率为99.04%。

十二、城镇就业形势良好,社会保障水平提高。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县实现再就业新增人数327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为129人, 登记失业率为2.5%,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能够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4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324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55人,参加工伤保险453人,生育保险2469人。全年征收基本养老保险金额342万元,基本医疗保险金额425万元,失业保险金额87万元,征收工伤保险7万元;征收生育保险51万元,全年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额185万元,支出基本医疗保险金额198万元,发放失业救济金7万元,发放工伤保险金2万元,发放生育保险金36万元。养老金、失业金发放率均达到100%.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救济人数997人,发放低保金 60.32万元,低保覆盖率达100%。年末全县福利院拥有床位33张,收养119人;

公报注释:公报中除国内生产总值外、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均不含36团,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时间:二00七年三月十五日

来源:若羌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