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焉耆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地方财政收入5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4%。财政支出13787万元,增长8.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7亿元,增长10.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亿元,增长10.7%。全县各项贷款余额6.06亿元,增长21.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共有各类学校56所,其中幼儿园5所,小学37所,初中11所,完全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全县共有在校生19297人,其中:幼儿园1281人,小学生10045人,初中生6034人,高中生193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7%,初中生入学率98.34%,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52%。全县共有教职工1922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1175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61%,专任教师1737人,其中:少数民族专任教师1058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61%。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各类技术推广中心3个。科技经费支出138万元。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1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100册。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3607户。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9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全县拥有病床34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267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9人;乡镇卫生院8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1人。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共有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59人,其中:国家级1人,国家一级4人,二级14人,三级40人。全县单项体育协会9个。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24724人,增长1.3%。其中:少数民族68316人,占总人口54.8%。出生率为11.35‰;死亡率为2.73‰;自然增长率为8.68‰。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5元,比上年增加247元;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2703元,比上年增加106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10元,比上年增加377元。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县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人数为0.17人,比上年净增0.01万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827.3万元,为0.14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保险金1410.7万元,丧葬抚恤金支出11.4万元,农牧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人数为0.02万人,发放养老保险金0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0.55万人,比上年净增万人,收缴失业保险基金136.2万元,为0.01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18.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一步规范,全县57个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更加规范,全县参加医疗保险7068人,比上年新增0.2万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费598.6万元,全县收缴大额互助金46.7万元,支出医疗保险费421.3万元。全县有10个定点医疗机构和1个定点零售药店。 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112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0人,全县有各类社会福利院8个。全年累计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5万元,接受社会捐赠1.5万元。 注: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