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皮山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皮山县统计局编2007年4月11日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在县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皮山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新疆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经七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扩大会议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国民经济保持地旺盛活力和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了全年的奋斗目标。按新行业初步测算,2006年皮山县生产总值55151万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13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9401万元,增加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8337万元,增长14.0%。皮山县人均生产总值2331元,增长9.0%。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51:17:32调整为50:17:33。 二、农业 200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9892万元,比上年下降2.9%。粮食播种面积235132亩,总产量达到111683吨,比上年下降3.2%;棉花种植面积52100亩,比上年增加11167亩,棉花总产6517吨,比上年增长28.4%;年末耕地面积446738亩,全年开荒新增耕地面积1361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151亩,比上年减少11983亩;全年果园面积151657亩,比上年增长5.4%;全年新增果园面积1530亩,比上年减少9600亩;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到468309头,比上年增长1.2%;总产肉量5019吨,比上年增长12.1%;禽蛋产量501吨,比上年增长1.4%;羊毛产量674吨,比上年增长3.7%;牛奶产量759吨,比上年增长4.3%;各种水产品产量达到35吨,比上年增长25.0%。 200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145千瓦,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农用排灌总动力3530千瓦,与上年持平;大中型拖拉机581台,比上年增长50.5%;小型和手扶拖拉机1160台,比上年下降7.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459吨,比上年下降1.2%;农村用电量78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4.4%;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9.5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1%。 2006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039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乡镇企业总收入10395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实现利润420万元,与上年持平;上交税金351,比上年下降3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097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国有企业完成产值313万元,比上年增长11.0%;集体企业完成产值70万元,比上年减少12.5%;轻工业完成产值631万元,比上年减少18.3%,重工业完成产值5465万元,比上年增长20.0%。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299万元,比上年增长8958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076平方米,下降16.4%,竣工面积17076平方米,下降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886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皮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我县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业、水利、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等行业。。 全县施工项目个数68个,比上年增加1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2个,比上年减少5个。 五、内贸和对外经济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促进了消费增长,全年保持平稳增长。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49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793万元,增长17.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55万元,增长23.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12万元,同比增长19.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36万元,同比增长19.5%。 全年已实施的续建和新建招商引资项目共18个,总投资金额773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3556万元,其中:自治区外项目8个,总投资金额3646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547万元。在所有项目中,新建项目16个,总投资533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756万元;续建项目2个,总投资24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212万元。 六、交通邮电业 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227万人,完成客运周转量15452万人公里;货运量7万吨,货运周转量3085万吨公里。 据初步测算,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75万元,比上年增长8.0%;交换机容量达到10989门,与上年持平;200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957户,与上年持平,分城乡看,农村电话用户达到3869户,与上年持平,城市电话用户3088户,与上年持平。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业 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26万元,比去年增长17.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1877万元,比上年增长41.8%。增长原因:1、工资套改引起工资增加。2、创建平安县城和文明城市,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3、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1994年7月-2006年6月的住房公积金进行补发。4、职工取暖费由原来的每人152元增加到652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5791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8.5%,其中:企业存款2192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7.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919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8.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2509万元,比上年末下降13.3%;其中:短期贷款8724万元,比上年末下降15.5%,中长期贷款3786万元,比上年末下降7.8%。全年货币净投放金额9007万元,比上年下降12.4%。 全县保费收入629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440万元,与上年持平。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 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县普通中学20所,在职教职工954人,比上年增长11.8%,在校学生14914人,比上年增长12.1%;小学学校93所,在职教职工1364人,比上年增长9.2%,在校学生24714人,比上年下降2.8%。学前教育(幼儿园)学校数3所,在校学生数536人,比上年下降20.4%。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5%;初中普及程度逐年提高,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2.96%。初中毕业生升高中(含职高)入学率为7.8%。青壮年人口扫盲率为96%,复盲率控制在5%以内。 九、文化、卫生、体育 我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全县有广播调频发射台2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8%。有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1座,有1千瓦以下28座,卫星地面接收站4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6%,有线电视台(站)4座,入户数达到195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