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海原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9 中卫市海原县统计局

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现金收支继续呈回笼态势。居民储蓄存款增多,活期化趋势明显,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89504万元,同比增长41.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1531万元,同比增长17.1%。各项贷款继续减少,信贷投放趋缓,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9128万元,同比增长4.3%。至十二月末,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回笼现金2210万元,同比下降6.45倍。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县保险收入1043.5万元,同比增长8.7%;支付赔款208.5万元,同比下降23.8%。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海原支公司当年实现保费收入750万元,同比增长31.0%。

八、文教卫生

2007—2008年度,全县有各级种类学校399所,教学班2417个,在校学生89366人。全县有小学适龄儿童5506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分别为100%和0.39%;初中在校学生17420人,初中升学率和辍学率分别为61.87%和1.15%;高中在校学生4861人,本年高考报名人数1868人,录取825人,高中毕业升学率为53.5%。目前已有97所中小学配置了远程教育装备,共有微机1780台,地面接收点164个,电视467台。全县教育固定资产达2.05亿元。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卫生技术人员63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40人;卫生机构床位数480张,比上年增加100张,医院病床使用率57.7%,比上年有所下降;孕产妇死亡率为十万分之6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4.6‰,新生儿死亡率15.8‰,传染病发病率为十万分之482。全县已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63.7%。

九、劳动就业

劳务产业快速发展。据劳动就业部门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劳务输出总投入206.2万元,输出劳务人员11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8.05万人,农民人均劳务收入4400元,创劳务总收入4.4亿元。

截止2007年12月底,全县单位从业人员8916人,比去年同期减少72人;其中在岗职工8531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2244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其中在岗职工工资22172万元,比同期增长21.48%。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24990元,增长22.9%,在岗职工年人均劳动报酬25990元,增长26.2%。

十、居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在大旱之年海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20元,比上年增长21.2%,名列全区之首。其中:工资性收入为886.73元,比上年增长15.5%;家庭经营纯收入为841.6元,比上年增长35.6%。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一产业纯收入681.90元,比上年增长45.7%;第二、三产业纯收入159.7元,比上年增长4.6%。第一产业中,农业收入为438.97元,比上年增长56%;牧业收入为239.87元,比上年增长39.2%。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邮电业收入为47.09元,比上年增长25.8%。2007年全年转移性纯收入降低0.75%。全年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第一,外出务工工资水平提高拉动工资性收入增长,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5.47%;第二,特色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喜获丰收拉动农业收入增长;第三,畜产品出售价格大幅增长拉动畜牧业收入增长。第四,交通运输业的长足发展拉动非农产业收入增长。

2007年,海原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30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工资性收入为6278元,同比增长21.5%,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可支配收入的主体。;转移性收入1396元,同比增长19.3%。经营性收入746元,同比增长15.2%;财产性收入19元。全年人均消费支出5625元,同比增长19.9%。其中:食品支出1835.42元,增长22.6%;衣着支出734.68元,增长11.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65.37元,下降8.0%;医疗保健支出542.82元,增长34.4%;交通和通讯支出767.77元,增长32.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51.45元,增长84.9%;居住支出424.99元,增长24.2%;其他商品和服务202.82元,增长10.7%。

十一、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7年,年末全县总人口4033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160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209113人,女性人口194217人,人口性别比为107.1:100;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为290636人,其中回族289560人,回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1.8%。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县人口出生率18.619.6‰,减少1个仟分点;人口死亡率5.21‰,增长0.94个仟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3.39‰,减少1.94个仟分点。

计划生育工作各项任务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年完成正常结扎2009例,置环4517例,完成少生快富项目1543例,纯女户结扎502例。创建计划生育“一无”乡镇8个,巩固7个。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率为74.12%。增长1.62个百分点。

十二、全年县域经济运行综述

一年来,县域经济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经济总量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1.7亿元,增长速度是自2003年以来五年中最快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区县市考核中排名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但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第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高产出低。我县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科技普及体系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投入高产出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现有资源利用程度低,特色产业种植户抗御市场风险的意识较差,长远发展的准备不充分,发展新型农业的后劲不足。畜牧养殖业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分散式的养殖为主,缺乏龙头企业,缺乏养殖大户,养殖户把握市场动向的能力较差,经济效益较低。第二,支柱产业单一,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按国际通用的标准,创造的增加值达到地区GDP5%以上的产业都可以视作支柱产业,按我县现在的GDP总量计算,即行业增加值要能够达到6000万元以上的,才能够被认为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按行业标准分类,符合这一标准的,全县仅仅只有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和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可列入全县的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属空白。支柱产业单一造成县域经济对农业、交通运输业及投资拉动的依赖程度较高,县域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第三,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亟待提高。2007年,海原县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仅为1.7%,以2006年的数据看,全区占8.7%,中卫市为4.2% ,我县为2.1%,和发达地区的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20-30%相比,我县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