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海原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9 中卫市海原县统计局

2007年,是建设富足文明和谐新海原的起始之年。面对持续特大干旱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一年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三大经济支撑、东西两路突破、十百千万工程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始终把“抗大旱、保稳定、促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顽强拼搏,务实苦干,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局面,为我县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全县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增幅高于上年4.1个百分点,是五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72亿元,增长28.0%,增幅高于上年2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16亿元,增长7.2%,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0.690亿元,增长24.0%;建筑业增加值0.726亿元,下降4.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929亿元,增长9.7%。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0.5: 13.1: 56.4调整为37.3:12.1:50.6。受马铃薯、西砂瓜、小茴香等特色农作物拉动,第一产业比重增长6.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在特色产业的拉动下,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922万元,比上年增长29.5%(总产值均为可比价增长速度)。在遭遇大旱的情况下,农业经济总量实现高速增长,特色种植业优势突现。

全年共完成种植业总产值52300万元,同比增长44.9%。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16.08万亩,同比增长37.1%,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06万吨,同比增长41.2%,其中洋芋播种81.21万亩,同比增长75.0%,总产量7.81万吨,同比增长近1倍。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7.79万亩,同比下降35.8%,总产量0.62万吨,同比下降20.1%;小茴香播种10.09万亩,同比增长51.1%,总产量1.51万吨,增长51.1%;瓜类播种19.0万亩,同比增长46.4%,总产量16.01万吨,增长41.0%;水果产量0.31万吨,同比增长1.5%。

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2007年,全县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5072万元,增长8.6%。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46万吨,增长12.4%。年末大牲畜存栏8.459万头,增长5.7%,其中牛存栏5.581万头,增长7.1%;生猪存栏2.975万头,下降13.4%;羊只存栏38.299万只,下降8.1%;鸡存栏4.4万只,下降14.7%。

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3670万元,同比增长13.5%。全县完成造林9.67万亩,同比增长34.3%。封山育林面积22万亩,其中本年新封4万亩;零星(四旁)植树72万株;本年新育苗木面积1200亩,本年苗木产量254万株。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32.64万千瓦,增长3.8%;农用拖拉机5394台,增长4.7%;农用运输车16198台,增长0.4%;农村用电量2866万千瓦时,增长3.0%;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6530 14609吨,增长13.1%;年末耕地面积223万亩,其中水浇地18.62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7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  21178万元,增长42.7%;其中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20467万元,增长44.9%;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900万元,增长24.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71万元,下降5.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9万元,下降5.4%。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257万元,下降4.8%。全县三级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4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23万元,下降9.5%;竣工产值2623万元,下降9.5%;施工面积21153平方米,增长0.3%;竣工面积19759平方米,增长8.0%;工程结算利润166万元,下降71.2%;期末从业人员138人,增长6.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稍有增长。2007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076万元,增长0.5%。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59249万元,增长1.3%;跨地区项目及农村完成投资46965万元,下降34.7%。按照县级统计范围的口径来看,全县国有及其他经济单位在建项目93个,完成投资37412万元,增长80.2%,成为县域经济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2440万元,增长14.5%;农村投资完成14972万元,增长幅度高达11.9倍。

五、交通邮电

截至2007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882.3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75.9公里。境内铁路营业里程40公里。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2746辆,其中个人汽车1442辆。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18.8万元,增长20.3%;报刊杂志累计份数142.7万份,增长69.9%。全年电信业务总量912万元,同比增长26.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4250户。住宅电话年末用户9230户,其中:农村用户13700户,铁通用户1050户;年末移动通信达到5.6万户,互联网宽带业务达到1720户。

六、消费品市场与物价

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71万元,增长17.2%,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8.8个百分点。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县级零售额13838万元,增长17.0%;县以下零售额7833万元,增长17.4%。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6988万元,增长1.0%;集体经济实现413万元,下降17.6%;私营经济实现775万元,下降24.8%;个体经济完成13495万元,增长3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19594万元,增长19.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2077万元,增长5.3%。

2007年市场物价高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5.5%。非食品价格上涨2.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9%,工业品价格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上升4.0%;农资价格上升9.5%。从构成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1.8%,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8个百分点。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和蛋分别上涨29.7%和37.3%。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63.5%,猪肉价格的上涨拉动了牛肉、羊肉、禽类及鲜蛋价格分别上涨30.5%、34.1%和15.3%、37.3%;油脂价格上涨28.9%;粮食价格上涨7.8%。

受能源价格的上涨影响,居住类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不断加大。2007年居住类价格上涨8.1%,涨幅位居食品之后,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4个百分点。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11.5%,其中,木材、砖、水泥、涂料、玻璃和粘胶分别上涨19.2%、28.6%、8.1%、7.1%、5.5%和7.8%。另外,水价上涨38.5%,房屋贷款利率上涨11.7%,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实现了平稳运行。2007年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20万元,增长1.5%;一般预算支出59353万元;增长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