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盐池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性收入4971万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增值税1277万元,比上年增长34.2%,营业税1540万元,比上年增长2.3%;个人所得税209万元,比上年增长140.2%;房产税23万元,比上年增长9.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806万元,比上年增长6.6%。 各项存款、贷款增势强劲。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9263万元,同比增长15.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733万元,同比增长31.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5223万元,增长21.2%。各项贷款余额69544万元,同比增长16.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117万元,同比增长17.9%,中长期贷款余额33427万元,同比增长14.0%;农业贷款27733万元,同比增长22.3%,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1706万元,同比下降34.9%。 保险业持续发展,保费收入稳定增长。全年保费收入 2789万元,同比增长6.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205万元,同比下降2.7%;人身保费收入1584万元,同比增长14.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36万元,同比增长4.9%。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4所,在校学生13983人,专任教师870人;农业、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365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110所,在校学生15234人,专任教师1213人;幼儿园4所,学前及在园幼儿2885人,专任教师8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2005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电视台差转台1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70%。闭路电视入户数6480户。馆藏图书42437册。馆藏档案全宗数87个,案卷18254卷,声像档案12盘,照片档案2990张。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17个(县及县以上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5个),卫生防疫站1所,地方病所1所,妇幼保健所1所。其他卫生机构8所。卫生技术人员427名,其中:中医师10名、西医师98名、护士90名;卫生机构床位352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2.17张。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拥有公共体育场地1个。现有教练员6名。中小学生达标优秀为30%,良好为60%,及格8%。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1629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584人,占总人口比重20.6%;农业人口129403人,占总人口比重79.4%;汉族人口158644人,少数民族人口4343人,分别占在总人口的97.3%、2.7%。据人口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21.0‰、死亡率为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 。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77.41元,同比增长5.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105.11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96元,同比增长13.7%,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512.77元,同比增长49.4%。 职工劳动报酬稳步增长。全县共有在岗职工7037人,比上年减少438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617万元,增长3.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534元,增长10.2%。年末全县实有登记失业人数为962人,同比增长6.1%。 十、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26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400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601人。全年定期社会救济对象人数达12454人,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100户5366人,农村定期救济3705户、7088人。全年发放优抚费用120.3万元、社会救济费用473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社会福利院数3个,工作人员16名,床位250张。收养人数100人。 注: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和行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