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格尔木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3-19 海西州格尔木市统计局

2003年,全年完成邮电营业收入19447.2万元,比去年增长31.0%。年末电话装机量52845户,比去年增加18194户,增长52.5%;移动电话137103部,增加19108部,增长16.2%;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发展到了7635户,增加2515户,增长49.1%。城乡电话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3年,我市财税部门努力增收节支,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地区财政收入为9.64亿元,比去年增长1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16108万元,增长16.1%;地方财政支出25342万元,增长26.7%。

金融存贷款增加,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6025万元,比年初增加17463万元,增长4.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74738万元,减少51996万元,下降22.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3886万元,增加33237万元,增长17.4%。各项贷款余额368670万元,增加61891万元,比年初增长20.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5390万元,增加43829万元,增长39.3%%;中期流动资金贷款33674万元,增加6514万元,增长39.3%;中长期贷款余额176234万元,增加12062万元,增长7.3%。金融机构全年现金累计收支相抵后净投放货币41630万元,比上年少投放14062万元,下降25.2%。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保险意识逐渐增强。全年完成保费收入6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39万元,增长0.2%;寿险保费收入4359万元,增长22.1%。全年赔款支出1610万元,比上年下降17.4%。其中,财险赔款1375万元,增长8.8%;寿险赔款235万元,下降65.6%。

八、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旅游

2003年,我市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普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大,积极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加快国家级星火西进科技示范市项目建设,增强了科教兴市后劲。

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办学规模扩大。2003年末,全市共有中学23所。中学在校学生9372名;小学13所,在校学生17890名。专任教师共1496名,其中:中学643名,小学793名。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为99.83%。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市图书馆1所;文化馆1个;电影放映机构5个。电视台总发射率为1.9千瓦,有线播放节目40 套,无线节目2套,地面接收站20个,电视覆盖面达到 98.5%。有线用户达  1.0 万户,下降16.7%。全年报纸出版量110万份,文化科技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电视节目的丰富,进一步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医疗保障网络建设水平逐步提高。200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92个,卫生技术人员1234人,床位数789张。其中医院6个,病床数789张,医生499人。卫生防疫、防治和妇幼卫生机构技术力量有所加强。乡卫生院4个,卫生技术人员40人,床位数44张。

旅游事业有新的发展。2003年我市积极争取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获成功。克服“非典”等不利因素,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2.2万人。次,增长34.2%。实现利税132万元,增长23.4%。

九、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户籍人口及其变动情况报表显示,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106916人,比去年增加3637人,增长3.5%。本年出生人口1074人,死亡218人,人口出生率为10.22‰,死亡率为2.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14‰,较上年下降 2.67个千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19824人,比上年下降0.5%,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34984万元,增长13.3%,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8248元,增长12.8%。2003年城镇失业人员2684人,其中分流安置12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较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

2003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48元,比去年增长9.5%;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391元,增长9.4%。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752元,增长10.5%。

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巩固和发展。2003年,发放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6.57万元;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203个,增加19个,参保职工12067人;征收失业保险金410.3万元;234家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3345人,增长15.4%,征收养老保险金3654万元,增长31.3%;275家单位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8106人,增长2.2%,全年收缴医疗保险金1478.6万元,增长43.6%;全年有3402户家庭纳入了最底生活保障范围,较上年减少422户,参保人员9963名,较上年增加2555人,共发放最低收入生活保障金1039.3万元,增长1.1倍。

注:1.本公报部分 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农业总产值与增加值因计算方法改变,总量下降,但本公    报增速按同一方法计算;

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城镇居民收入为新口径,分别扣除了农对非销售额和社会保障收入;

4.教育中不含西藏驻格学校;

5.医院总数中含22医院,病床数及医生数中不含;

6.从业人员中不含铁路、西藏驻格单位和个私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