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广河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9 临夏州广河县统计局

大牲畜年末存栏       40369      44100       9.24

其中:牛存栏         39292      42949       9.31

绵山羊存栏          131400     150073      14.21

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建啤特果、花椒经济林基地3000亩。在林地产权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属地承包、义务植树等多种方式,以大北山为重点,狠抓了生态环境建设。全年完成荒山造林1.0万亩,公路绿化60公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3.5%。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先后投入资金2390多万元,完成了9个试点村的建设规划编制,易地搬迁246户。新修水平梯田10004亩,人饮水窖达到11060眼。积极实施“一池三改”工程,1900户群众用上了新型能源。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3723千瓦,增长8.12%;农村用电量 2079.89万千瓦时,增长28.7%,化肥施用量6329.6吨,增长5.27%,农用地膜745.8吨,下降8.27%。

乡镇企业生产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总数1309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4007人;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27684万元,增长19.28%;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31565万元,增长18.0%。

劳务输出成效显著。,新建劳务基地5个,输转劳务人员6.6万人(次),培训劳务人员1.8万人(次),创收1.85亿元。加强与台商的联系合作,先后为福建青禄鞋业集团等台资企业输送劳务人员1230名,月人均工资1500元左右,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效益稳步提高。按照“扶持骨干、整合资源、加快转型、拓宽领域、优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大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工业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生产状况良好。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8300万元,实现增加值129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1%、15.1%。其中: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0659.6万元,实现增加值550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9%和37.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6年      2007年       增长速度(±%)

发电量(万度)        1002      2038.84           103

售电量(万度)    10219.49     10990.42          7.54

轻革(平方米)      131095       490110         273.8

建筑业企业平稳发展。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814万元,较上年增长3.6%。建筑业在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等方面担负了重要角色。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持续增长。2007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狠抓了城区改造、住宅、交通、教育、水利、扶贫、能源建设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691万元,同比增长37.4%,其中:城镇建设投资完成215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5%,农村投资完成4129万元,同比增长78.9%(主要是农村私人建房、能源建设和农机具的购置)。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总投资2522万元,完成了庄新、马家湾、赵家坪、陈家、水家、白庄头、新民滩电厂等12条37公里的道路硬化和铺油工程;改造了对庄、官庄、庞槐、庄槐、红庄到黄家等乡村公路28条117公里,建成和加固了红崖大桥、漳河便民桥、祁家集滨河市场桥、庄禾集蓝水河市场桥、城关镇牟家窑桥等16座桥梁。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县邮政电讯业务收入达到1680.2万元,较上年增长14.74%。办公条件逐步改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移动基站 124个,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8万户,增长1.8%。各类手机用户达到4.4万户,电话普及率2.9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20户,增长 3.0%。各种报刊订阅量达到32000份,其中杂志11520份。

六、商贸流通

消费品市场进一步繁荣。2007年,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广洽会”,有力的拉动了商贸流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04万元,较上年增长 15.73%,其中:县的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16万元,增长15.2%,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88万元,增长15.5%。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14130万元,同比增长18.8%;住宿餐饮业完成3442万元,同比增长6.1%;其他行业零售额完成3432万元,同比增长11.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税收平稳运行。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7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完成324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0%。当年未发生财政赤字,并减化历年财政赤字557万元,目前财政赤字为425万元。

金融机构存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112万元,较上年增长25.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1379万元,较上年增长22.0%。金融机构贷款为44580万元,较上年增长13.1%。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保费收入372.8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50万元,寿险保费收入22.8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72.5万元,其中:财险给付金额266万元,寿险给付金额6.5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两基”达标验收为目标,新建、改扩建学校33所37840.5平方米,消除危房6233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25所,在校学生41340人,其中:小学学生33512名,中学学生7828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1%,巩固率97.4%。全县共有教师1788人,其中:小学教师1379人,中学教师409人,全县参加高考学生778人,大中专院校录取人数347人,录取率44.6%。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措施,建立健全各类农牧业科技示范点,积极推广各项科技成果。

九、文化、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