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兴安盟统计局 1991年2月21日 1990年,我盟各族人民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治理整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西对市场销售不畅,资金短缺等困难,采取"坚持总量控制,调整紧缩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使我盟国民经济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发展。农业生产获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市场销售开始回升,零售物价总指数涨势减缓,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金融、保险等项事业又有新的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达到136,69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6%,国民收入118,864万元,增长24.3%。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成品积压,经济效益低下等。 一、农业 1990年,盟委、行署提出了打好"农田基本建设、推广实用增产技术、稻麦开发"三个攻坚战,全盟上下发扬"苦抓、苦干、苦帮"精神,在局部地区遭受了低温寡照、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情况下,粮食生产获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62,889.2万元,比上年增长50.79%。其中:种植业产值42,328.1万元,增长90.19%;林业产值1,625.8万元,增长74.5%;牧业产值13,446.6万元,增长3.4%;副业产值5,222.5万元,下降1.1%;渔业产值266.2万元,下降7.9%。 畜牧业生产在数质并举方针指导下,坚持走科学养畜和建设养畜的路子,继续保持发展头。1990年,全盟大小畜年末存栏2,074,908头(只),比上年增长1.6%,生猪年来存栏513,821头,比上年增长5.3%,肉类总产量达到33,969吨,比上年下降4.5%。 二、工业 1990年,我盟工业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认真贯彻盟委、行署提出的"保稳定、抓基础、调结构、增效益"工作方针,克服了市场销售不畅、资金紧张、产品积压以及原材料能源短缺等困难,工业生产是阶段性回升。全盟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完成53,511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49,797万元,增长10.4%;城镇个体和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3,714万元,增长21.3%。在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为37,598万元,增长16.3%,集体所有制工业后、产值为12,170万元,下降4.1%,其它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为29万元。劳动生产率稳步上升,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年累计为13,539元,比上年上10.5%;预算内工业企业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上升6%,升幅下降了17.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上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万元工业总产值耗能为5.89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了0.32吨标准煤,降低率为5.15%。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主要产品产量中有生铁、钢材、原煤、发电量、油漆、卷烟等产品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由于受"紧缩"大气候影响的经济低效运行的贯性作用仍是刚性,产品积压,亏损增加,经济效益下降。1990年,全盟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000万元,比上年减少11.1%,实现销售收入30,665万元,比上年减少入2.04%,占用资金(固定资金和定额流动资金)42,974万元,比上年增加13.4%,由于实现利税和销售收入减少,占用资金增加,因而工业销售利税率和工业资金利税率只达到13.0%和9.3%,比上年分别下降了1.4和0.4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 1990年,全盟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973万元,增长32.2%。其中生产性投资8,392万元,增长66.8%,非生产性投资2,581万元,下降21.0%,生产性投资占投资比重76.5%,比去年提高了15.9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措施投资完成2,849万元,下降55.0%。 全盟全民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31,271万元,新增生产能力和效益:发电量0.64万千瓦小时,有效灌溉面积94.2万亩,中等院校学生席位1,220个,普通中学学生席位1,950个,医院病床35张,自来水管道铺设长度5.41公里,污水管道铺设长度1.7公里,初轧钢材12万吨/年,煤炭开采9万吨/年,中成药及药片5吨/年,机制糖日处理原料400吨,年生产1,650吨,酒2,480吨/年,机制纸及纸板0.3万吨/年。 四、交通、邮电业 1990年,全盟公路货运量完成154.6万吨,比上年下降11.0%,货运周转量完成6,707.6万吨公里,与上年持平;客运量完成278.4万人,下降3.9%,客运周转量14,524.7万人公里,下降12.8%。 1990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27.0万元,增长9.9%。各项业务完成情况:函件业务309.7万件,包件业务5.4万件,报刊发行17.7万份,电报业务31.2万份,长途电话业务63.5万份,市话年到达户数6,889户,比上年增加818户,增长13.5%。 五、商业、外贸 1990年,我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85,772万元,比上年增长2.6%,按销售对象分:售给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68,427万元,增长0.3%;售给社:全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为6,971万元,增长9.4%;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为10,374万元,增长14.9%。全盟出口商品收购总值9,329万元,比上年下降16.3%。全盟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7.5%,涨幅比上年下降了8.5个百分点。 六、财政、全融、保险 1990年,全盟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293.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6%,超收893万元,增长17.5%,财政支出31,174.3万元,增长4.8%。 银行存款、贷款和现金投放都有增加。年本银行存款余额51,882万元,增长17.82%;银行贷款余额167,411万元,增长35.81%;现金收入134,520万元,增长5.08%;现金支出154,489万元,增长13.84%。全年净投放现金19,969万元,增长159.37%。 城乡居民储蓄大幅度增长。年末全盟城乡居民储蓄总额达到39,424万元,增长30.90%。其中城镇居民储蓄31,254万元,增长32.50%。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0年全盟国内承保额为257.221万元,增长31.65%,国内外保险费收入964.4万元,增长23.07%,其中国内保险费收入955.9万元,增长22.78%。 七、教育、科技、文化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盟大中专院校(合成人班)在校生2,274人,下降9.94%,普通中学在校生75,402入,增长1.7%;小学在校生197,002入,增长0.2%。小学入学率96.83%,减少0.24%;小学巩固率98.26%,增加2.35%舆小学毕业率94.64%,增加4.64%,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中升学率19.28%,增加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