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黔西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3-17 毕节地区黔西县统计局

黔西县统计局

2005年4月30日

2004年,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共黔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县委九届二次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个根本主题,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积极进取,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活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稳定。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6316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23%,增速加快7.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901万元,增长18.75%;第二产业增加值93053万元,增长36.57%;第三产业增加值80213万元,增长12.4%。

产业结构明显变化。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34.2%,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5.4%,上升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30.5%,下降5.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突破,形成了“二一三”经济格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基础仍然脆弱,农民增收缓慢缺乏稳定长效机制,保持稳定增收的难度大;就业和再就业仍较困难,社会保障任务较重;投资环境急需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比较困难低收入困难群众比重仍很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85307公倾,比上年增加50154公倾。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9911公倾,增加43678公倾;油料种植面积30764公倾,增加12057公倾;烟叶种植面积8212公倾,增加765公倾;蔬菜种植面积12423公倾,扩大1203公倾;其余农作物种植面积13433公倾,减少8106公倾。

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295731吨,比上年增产24.7%。按收割季度分,夏粮产量63612吨,增产27.9%;秋粮产量232119吨,增产23.9%。按粮食类别分,谷物产量224455吨,增产20.9%;豆类产量30916吨,增产13.5%;薯类产量40360吨,增产67.7%。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植树造林2313公倾,封山育林8368公倾,育苗面积37公倾,苗木产量1194万株。年末森林覆盖率为20.5%。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大牲畜、猪、家禽的存出栏均保持增长,肉类产量有所增加。全年肉类总产量36192吨,比上年增长8.8%,其中猪、牛、禽肉产量分别增长8.9%、22.5%和1.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增强。

全县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0.60万千瓦,全县年末有效灌溉面积为1993公倾,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3.18万吨,增长32.9%。

农村生活环境有所改善。自来水受益村294个,比上年增加27个;通电村377个;通电话村269个,增加8个;通公路的村368个,增加4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2477万元,比上年增长16.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56万元,增长185.2%。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分,采掘业增加值9169万元,增长68.5%;制造业增加值13987万元,下降37.7%;电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9321万元,增长5.8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煤、电、水产量增长较快。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0576万元,比上年增长4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636万元,比上年增长53.4%。其中:全年固定投资184616万元,增长162.3%。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95591万元,比上年增长47.6%。其中黔西火电厂、青龙煤矿两个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543万元;洪家渡、索丰营两电站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048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73万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实际比上年增长6.14%、112.7%。

物价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0%;投资价格指数上涨4.9%。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9265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5572万元,增长11.9%;邮电通信业增加值3693万元,增长53.9%。

全年货物周转量25515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0116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1.5%和9.9%。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7200辆,其中,客车类1725辆;货车类963辆;摩托车类4512辆。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474万元,增长27.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0875户,比上年末增加1221户;年末小灵通电话用户11653户,比上年末增加5475户;移动电话用户70000户,比上年末增加38000户;互联网用户1219户,比上年末增加119户。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7020万元,增长15.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999万元,增长3.5%。全年财政总支出30824万元,增长6.5%。工业交通、文化和广播电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救济、行政管理、城市维护等支出增长较快。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017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267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883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130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847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1045万元。全年金融机构净投放货币33039万元,比上年增加15554万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719万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寿险保费收入799万元,下降0.87%;财产险保费收入920万元,增长19.33%。

八、教育

教育投入有所增加。全年全县教育实际支出12813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义务教育支出11549万元,增长7.9%。全年教育支出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32%。

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全县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43.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12.5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面积52.33万平方米,增加1.37万平方米;计算机1884台,增加439台;电子图书藏量10807片,增加7684片;图书藏量85.23万册;固定资产原值达162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