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南澳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克服困难,奋力拼博,保持了县域特色经济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有新发展。 一、 综 合 县域特色经济有新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7081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09万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23890万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25511万元,增长7.5%。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0.2:33.8:36.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全县人均本地生产总值10033元,比上年增长 4.8%。按增加值计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19287元,增长5.1%。财政收入2561万元,增长8%。市场物价平稳。 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陆岛交通和供水等瓶颈问题还未能有效解决,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产业基础薄弱,投资推动乏力,加上长期严重干旱,柴油价格持续攀升,加重工业、渔业、农业生产成本,影响招商引资项目落实,渔农业产品加工产业化和科技含量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慢,群众生活水平不高,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 二、 农 业 2004年,生态种养得到较大发展,渔农业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1409万元,增长0.2%。农业总产值77674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种植业产值4448万元,比减少1.9%,渔业产值65498万元,比增3.5%。 粮食年亩产1257公斤,其中稻谷年亩产976公斤。后宅镇蔬菜、云澳金薯等8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得到国家级认证。水产养殖面积 2679公顷,比上年增长 23.0%;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621公顷,新建成10个鲍鱼个体育苗场,形成20个陆域养殖企业。形成全国县级最大的太平洋牡蛎养殖基地和全省最大的藻类养殖基地。 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单 位2003年比上年增减 % 粮 食吨46141.9 其中:稻谷吨843-27.6 花 生吨164-3.0 蔬 菜吨17567-8.5 水 果吨437610.3 其中:柑桔橙吨188241.0 茶 叶吨90-1.1 肉 类 总 量吨4248-0.3 生 猪 出 栏 量头49549-1.4 家 禽 出 栏 量只223162-5.2 禽 蛋 产 量吨2800.4 水 产 品 产 量吨1259945.0 其中:海洋捕捞产量吨77066-3.5 海 水 养 殖 产 量吨4818123.3 淡 水 产 量吨747-26.0 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增加,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未农业机械总动力78757千瓦,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140吨,农村用电量98万千瓦时,新增节水灌溉320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650亩,占耕地面积 88.4 %。全县投入渔业生产的机动船794艘,吨位22370吨,功率61359千瓦。积极实施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绿色通道和生物防护林四大林业生态工程,全年改造水源涵养林0.4万亩,防护林1.2万亩,绿化里程22公里,防火林9公里。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加快风电开发,积极扶持民营工业,特色工业后劲增强,渔农产品加工有所发展。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470万元,比上年增长9.0%,占本地生产总值28.9 %,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86300万元,增长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450万元,增长20.6%;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增长7.2 %,“三资”企业增长30.2%,私营企业增长57.1%. 全县工业销售产值(现行价)85782万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9.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表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单 位2004年比上年增减% 原 盐吨143706.9 发 电 量万千瓦时10641-5.2 其中:风 电万千瓦时10620-5.4 水产品加工制品吨 568430.3 复合调味品吨2.3-36.1 工业经济效益偏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盈利企业盈利总额120万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621万元,企业亏损面达56 %,盈亏相抵后净亏损500万元。利税总额479万元,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87.8%。工业企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55891元/人,资本保值增值率74.5%,资产负债率69.4%,总资产贡献率2.2%,产品销售率96.5%,成本费用利润率-1.8%,流动资金周转次数2次。 全县建筑施工产值11333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4万平方米。 四、 固定资产投资 招商引资有大突破,三大跨海工程项目有所推进,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80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城镇集体以上完成投资额15057万元,增长19.7%;城镇集体以下完成投资额2951万元,下降14.9%。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2362万元,增长 65.5%;更新改造投资1110万元,下降38.2%;其他建设投资1585万元,下降48.6%;交通、能源和邮电通信基础设施投资11054万元,增长62.3%。新增固定资产7731万元,下降13.3%。 广播电视大楼、南澳海域半潮礁建设工程、10KV以下电力配网改造等一批项目建成交付使用。中铁、新光桥制造、南澳第三中学等新项目全面铺开建设。 五、 市政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市政公共设施有新进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 4.2平方公里。今年市政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万元。县城区日供水能力2.8万吨,年供水总量116万吨。全县年供电量3402万千瓦时。年未客运车辆231辆,海上客运量(不含车辆渡)8.5万人次。 大力推进“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抓好南澳 -东山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乌屿国际候鸟保护区、南澎列岛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人工鱼礁、生态公益林等项目的建设。投入1030万元建设三个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加大对海洋资源、水资源和沙、土、石的管理,严厉打击电鱼、炸鱼、毒鱼等违法行为。环境空气和地表水质量分别保持在国家一级和Ⅱ类标准。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工作顺利开展并通过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的验收。 六、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