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亳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亳州调查队 2010年3月31日 2009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观统领,按照市委“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的总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抢抓中央扩大内需和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发展的双重机遇,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真抓实干,拼搏进取,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成效明显提升,开放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31.93亿元(以2008年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后数据为基数),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2.53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47.38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62.02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为28.4:34.1:37.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477元(折合1241美元),比上年增加899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3235元/人,比上年增加1233元/人。 2009年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431.93 12.7 第一产业 122.53 6.2 第二产业 147.38 20.8 工业 118.08 23.2 建筑业 29.30 10.5 第三产业 162.02 10.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9.05 6.2 批发和零售业 40.96 14.8 住宿和餐饮业 9.23 16.3 金融业 6.84 13.6 房地产业 17.01 9.5 其他服务业 58.92 9.9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下降2.4%,上半年下降2.8%,前三季度下降2.7%,全年下降1.7%。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增长0.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0.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4%。 2009年分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 别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1.7 其中:食品 1.9 其中:粮食 8.9 烟酒及用品 1.4 衣着 -11.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4.0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0 交通和通信 -0.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1 居住 -8.3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26.98万人,比上年增加3.9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66.4万人,增加1.1万人;第二产业52.5万人,增加0.6万人;第三产业107.09万人,增加2.25万人。年末在岗职工14.78万人,减少0.16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3.17万人,增加1.2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7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43.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6%;油料种植面积17.1千公顷,下降35.3%;棉花种植面积18千公顷,下降48.1%;药材种植面积29.7千公顷,增长3.6%。 全年粮食产量448万吨,增长8%,连续六年丰收、五年连创新高;油料产量4.7万吨,下降43.1%;棉花产量2.1万吨,下降40.2%;药材产量13.8万吨,增长8.4%。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448 8.0 油 料 4.7 -43.1 棉 花 2.1 -40.2 药 材 13.8 8.4 蔬 菜 227 8.3 瓜 果 82.2 0.4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33.4万头,比上年增长8.3%;全年生猪出栏251.7万头,增长11.4%。全年肉类总产量26.8万吨,增长8.3%。其中,牛肉产量1.7万吨,增长9.7%;猪肉产量19.7万吨,增长9.5%;羊肉产量2.2万吨,增长7.48%。禽蛋产量5.8万吨,增长9.3%。牛奶产量1.12万吨,增长27.8%。水产品产量4.3万吨,增长12.2%。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50.3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9.4万台,比上年下降1.5%;农用运输车24万辆,增长8.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 29.3万吨,增长1.5%。农村用电量61192万千瓦小时,增长10.7%。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300.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8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34.6千公顷,新增3.9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39亿元,增长27.8%。规模以上工业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9%和26.4%,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54.1:45.9变为55.4:44.6。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继续快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