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丹江口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丹江口市统计局 (2010年4月20日) 2009年,是全市人民克难奋进、共克时难的非常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结构改善、速度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强、后劲增足、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中的排位由2008年的第44位上升到第32 位。 一 、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75710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2890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52824万元,增长8.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1392万元,增长14.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4.5:47.5:38.0调整为14.9:46.6:38.5。全市人均GDP为15726元,比上年增加1679元。 市场物价基本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9。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1%;衣着类下降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与去年同期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74%。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5.42万人,增长4.0%,其中城镇就业人员6.52万人比去年略有下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6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总体上来看,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产品等结构方面的矛盾还较突出。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投入产出率较低;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民营经济总量较小,民营大企业、大项目还不多。在产品结构方面,原材料产品多,高新技术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二是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影响还较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依然存在;高级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缺乏;招商引资中受土地制约影响问题突出。三是商务经济的集群与联动效应尚未形成,基本以点为主,产业链短,断层面多,辐射度低。四是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及就业的压力仍然较大。 二、农业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994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种植业总产值72323万元;林业总产值4238万元;牧业总产值79032万元;渔业总产值42623万元。粮食种植面积43.77万亩,比上年增加2.06万亩,增长4.9%;油料播种面积9.99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29709吨,比上年增长7.3%;油料产量8504吨,比上年增长5.0%。 畜牧、水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大牲蓄出栏27579头,比上年增长40.8%;生猪出栏253657头,比上年增长2.3%。肉类总产量36293吨,比上年增长15.6%。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17527吨、4136吨、412吨;水产品产量达到53439吨,比上年增长16.2%。 农村用电量599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化肥施用量1.65万吨,增长7.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97家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861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完成工业总产值835726万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国有企业完成总产值218961万元,比上年下降19.2%;集体企业完成总产值17563万元,比上年下降15.7%;股份有限企业完成总产值5645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2%。轻工业完成总产值126241万元,比上年增长9.3%;重工业完成总产值709485万元,比上年下降3.6%。轻重工业结构之比为1:5.62。新型工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冶金、汽车配件、医药化工、绿色食品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为642321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6.9%。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9年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工业完成销售收入84.9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67%。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 7.4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 30614万元,比上年增长2.7倍。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60459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实现利润1944万元,比上年增长40.4%;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5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6.5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幅,项目建设形势向好。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7285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城镇投资358945万元,增长36.3%;农村投资38340万元,下降6.0%。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86419万元,比上年增长46.0%;工业及工业技改投资137285万元,比上年增长19.05;房地产开发投资35241万元,增长73.9%。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7463万元,增长80.2%;第二产业投资132276万元,增长48.1 %;第三产业投资247546万元,增长20.7 %。 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自2005年9月份开工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587万元,占计划的69.9%。其中当年完成投资27606万元。农夫山泉“二期工程”完成投资27000万元;习均公路大桥完成投资7372万元;湖北东圣丹江化工尿素工程完成投资11100万元;六里坪工业园完成投资8340万元;湖北丹江口双龙峡风景区旅游开发完成投资6000万元;武当山太极湖新区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1340万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02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185693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农村实现零售额 104511万元,增长20.2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33259万元,比上年增长20.1%;住宿和餐饮业455512万元,增长22.4%;其他行业1650万元,增长7.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26万美元,比上年 增长12.4%,其中:出口626万美元,增长12.4%;招商引资新签合同项目42个,实际到位外资2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倍;实际到位内资14.34亿元,比上年增长7.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7261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13.8%;旅客周转量 88085万人公里,增长39.4%。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为9040辆,其中载客汽车7057辆,载货汽车2283辆。 邮电通信业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3840万元,比上年增长9.9%。 固定电话用户为60076户,减少1661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5543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51.2部/百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23705户;城市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40.9户/百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