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30 屯昌县统计局

屯昌县统计局

2010年4月6日

2009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县委、县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努力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并在国内外经济逐渐回暖的带动下,我县经济增速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呈现积极变化,投资与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县域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得以较好实现。

一、综合

经济加快回升,发展情况好于预期。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全县经济在上升通道上加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221198万元,同比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882万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24096万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87220万元,增长12.2%。第三产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0 %,拉动经济增长4.7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有明显变化 ,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49.7%,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10.9%,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39.4%,去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2.6:11.2:36.2。从动态变化看,一季度GDP增长9.9%,上半年GDP增长11.2%,前三季度GDP增长11.6%,全年GDP增长10.4%,GDP呈现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634元,增长8.6%;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10美元,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稳健迈进。

表1   生 产 总 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名 称

2009年

2008

同比增减

贡献率%

拉动

增长

年现

(百分点)

现  价

可比价

比重%

行价

增加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221198

223569

100

202517

21052

10.4

100

10.4

一、第一产业

109882

113098

49.7

104721

8377

8

39.8

4.1

二、第二产业

24096

23295

10.9

20099

3196

15.9

15.2

1.6

工业

10956

9776

5

10545

-769

-3

-3.7

-0.4

规模以上

4200

-

1.9

4266

-

-

-

-

规模以下

6756

-

3.1

6279

-

-

-

-

建筑业

13140

13519

5.9

9554

3965

41.5

18.8

2

三、第三产业

87220

87176

39.4

77697

9479

12.2

45

4.7

交通运输、

6524

6459

2.9

6296

163

2.6

0.8

0.1

仓储及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22237

22542

10.1

19225

3317

17.3

15.8

1.6

住宿和餐饮业

9301

9117

4.2

8113

1004

12.4

4.8

0.5

金融保险业

3059

3098

1.4

2281

817

36

3.9

0.4

房地产业

8550

8688

3.9

8578

110

1.3

0.5

0.1

其他服务业

37549

37272

17

33204

4068

12.3

19.3

2

营利性服务业

8169

8130

3.7

6513

1617

24.8

7.7

0.8

财政收入增长不断加快,增速明显超过预期目标。全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21333万元,同比增长37.4%,地方财政收入16695万元,同比增长38.1%,完成年度计划的120.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050万元,同比增长40.4%,完成年度计划的122.0%。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首次超过非税收入,所占比重达53.3%,同比提高11.9个百分点,全县经济正步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轨道。

人口总量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继续保持“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27.76万人,比上年增加0.22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5.28‰,人口死亡率为5.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8‰。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求不足、项目推进进度缓慢、工业生产与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税源不足财政增收困难等。

二、民生

劳动就业取得新成效。政府出台一揽子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建立就业创业援助机制,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劳动就业取得新成效。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2900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16人,增长46.7%;城镇登记失业率2.1%;农村劳动力转移4513人;劳动技能鉴定420人。年末全县从业人员90630人,比上年末增长1.8%,劳动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0393人,在岗职工年末人数10375人。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对中职涉农专业实行免费教育。全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41303人,比上年增长11.0%。普通高中招生1011人,增长2.6%;高中在校学生2904人,增长0.6%;职业中学招生933人,增长37.2%;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945人,增长24.8%;普通初中招生4301人,增长37.2%;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2325人,增长8.3%;普通小学招生4196人,增长17.5%;普通小学在校学生24129人,增长12.8%;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8%。

医疗卫生事业稳健发展。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防病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71个,同比增长134.2%;病床位574张,增长5.1%;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95人,减少18人。其中,执业医师207人,执业助理医师223人,注册护士302人,药制人员44人,检验人员31人。全县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站)4个,农村镇卫生院11个。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700例,同比下降13.5%,其中报告死亡4人,下降55.6%;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47.03/10万,下降13.5%,死亡率1.41/10万,下降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