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古交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29 太原市古交市统计局

古交市统计局 古交市统计调查监测中心 国家统计局古交调查队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新型煤化工及以工补农示范区的总目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煤炭资源整合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取得了在严峻形式下较满意的成绩。

一、综 合

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在逆境中发展。据统计,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4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43万元,降低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59亿元,下降63.5%;第三产业增加值11.30亿元,增长7.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89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5%(按2009年年均汇率折算为1741美元)。

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78.4:19.9变化为3.8:52.5:47.3,第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比上年增加2.1、27.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个25.9个百分点。从图表来看,2008年-2009年,三产所占GDP比重迅速增长,其中二产在金融危机和煤炭资源整合矿井全部关闭的背景下呈下降态势,是三产比重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二、农 业

农业产值: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334.5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农业产值8837.9万元,增长6.8%;林业产值4414.8万元,增长55.4%;牧业产值4147.8万元,下降11.2%;渔业产值84万元,下降1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50万元,增长4.3%。

种植面积: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348公顷,粮食总产量9046吨,增长9.2%。蔬菜面积600公顷,产量35456吨;谷物播种面积4040公顷,产量3811吨;豆类播种面积1695公顷,产量916吨;薯类播种面积2699公顷,播种面积3354吨;油料播种面积921公顷,油类产量668吨;药材播种面积338公顷,产量141吨;禽蛋产量1670吨,增长3.3%。产业结构迅速调整,政府投资力度在逐年加大。

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完成蔬菜种植1.21万亩,脱毒种薯种植4.5万亩,经济林种植和中药材立体套种4000亩,胡麻新品种3000亩,华银杏2000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0个;完成农村引导性和职业技能培训2262个。完成了45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培育农机示范户148户,引进推广农机具279件;完成机械化免耕示范推广项目3.1万亩。

畜禽及水产品产量:年末猪出栏数10238头,存栏数10802头;年末牛出栏数389头,存栏数2216头;年末羊出栏数26792只,存栏数61102只;年末家禽出栏数152278只,存栏数285182只;年末兔出栏数1107只,存栏数8708只。

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建成了原相野山猪特种养殖、关头肉牛养殖等基地和河口亿鑫、原相富民、马兰腾意等6个养殖园;新发展肉牛1160头,绒山羊2.1万只、肉鸡40万只;建成东曲等6个畜牧兽医中心站和桃园等5个乡级兽医站;为下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造林:全年造林面积5346公顷,上年同期为4153公顷,增长27.7%。年末成活株数7800株,上年同期4237株,增长84%。新增育苗面积101公顷,上年同期100公顷,增长1%。

农机及化肥施用:2009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755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51吨,农用柴油使用量1199吨,农药使用量15.1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切实把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转化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化危为机,危中求机。强力推进煤炭整合兼并重组,确立了华润、山西煤运能源、山西焦煤、古交焦煤4大整合主体和矾石沟、千峰4个单独保留矿井,全市煤矿由62座压减到25个采矿点,总产能由每年1365万吨提升到1665万吨。2200吨镁合金深加工、1万吨塞隆特种陶瓷、1000万纳米聚晶金刚石、中药饮片加工及医药物流4个转型项目入驻古交,为经济转型奠定了基础。

工业:全市工业增加值12.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1%,增速是近年来最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78.4%下降到52.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2.2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8%。

在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的形势下,从2004年开始,煤、焦、铁的产量呈全面下降趋势。2009年,煤、焦、铁的产量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原煤产量仅为26.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69.2万吨,降幅达72.2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22.2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27.9万吨,降幅51.1个百分点;铁的产量为22.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8.3万吨,降幅37.5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和煤炭资源整合双重关系的影响,44家规上企业仅有19家生产,其中13家企业亏损,亏损总额为547652万元;6家企业盈利,实现利润总额966万元。

建筑业:2009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4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9.60亿元,增长22.7%;利润总额123.6万元;上缴税金57.7万元。

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5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招标投标承包工程施工面积25.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1.4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市以建设新型煤化工示范区为契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健,在所有指标中独树一帜。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3亿元,增长4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66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7.38亿元。第一产业投资0.32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3128万元;二产投资19.56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2.4亿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88亿元;三产投资11.16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6.69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6107万元,其他服务业投资5142万元。三次产业投资的比重依次为1%、63%和36%。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71亿元,商品住宅投资1.17亿元,90平方米以下住房投资0.88亿元,占住宅投资的比重为75.2%。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1.7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0.59亿元。

建设项目及新增能力:年内城镇新开工项目6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15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100%;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20.57亿元。洗煤业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560万吨/年。

五、能 源

能源生产:2009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9万吨,比去年下降86.8%,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326.5万吨,下降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