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23 五指山市统计局

邮政业务量持续增长,电信营业收入不断增加。2009年,邮政业务量1118万元,比上年增长15.0%;电信营业收入48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0%。

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旅游业

市场商品市场供需两旺。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分城乡来看,市区销售额27305万元,增长19.5%;农村销售额9249万元,增长15.8%。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5630万元,增长20.2%;零售业销售额19181万元,增长19.1%;住宿和餐饮业销售额10414万元,增长17.2%;其他部分销售额1329万元,增长12.6%。

旅游业经济较快提高。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51.5万人天次,比上年增长17.0%。其中过夜游客32万人天次,增长8.5%。全部过夜游客中,星级饭店接待23.5万人天次,增长15.0%;非星级饭店接待8.5万人天次,下降6.6%。全年星级饭店接待过夜游客19.8万人次,增长15.7%。全年旅游营业总收入5037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星级饭店收入1884万元,增长28.9%;景区景点及其他收入3153万元,增长6.7%。星级饭店客房开房率60.9%,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星级饭店有7家。

七、金融业

金融存贷款额快速上升。年末,全市辖区(含五指山工商行,不含保亭农行)社会存款余额246076万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9484万元,比上年增长28.0%。年末全市辖区各项贷款余额62957万元,比上年增长258%。

八、教育

教育投入加大,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中小学教育继续巩固。2009年,我市扎实推进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投资建设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和扩建五指山中学,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全市农村初中学生全部集中到市区读书,促进初中阶段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项目投资建设资金1700万元,其,占地面积63.3亩,建设面积14451.76平方米。五指山中学投资621万元,建学生宿舍、食堂4980平方米。两所学校共接纳移民学生2167人。同时加快整合农村小学资源,将原乡镇中学改建为乡镇农村寄宿制小学,撤并村完全小学,实现农村3-6年级学生全部到乡镇小学就读。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省的“两免一补”政策及市免费助学的政策(即免除全市中小学生作业本费、五指山中学高中生学杂费和市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学生全部费用),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确保在我市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实行与当地生同等享受“两免一补”和市免费助学政策的实施。当年小学招生1543人;毕业1464人;在校学生8813人,下降3.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当年初中招生1903人;毕业2151人;在校学生5931人,下降6.9%。当年高中招生1476人;毕业1415人;在校学生4329人,增长2.9%。

大中专技工学校规模扩大。全市隶属省级管理的5所大中专技工学校当年招生12960人(包含琼州学院三亚校区人数、海南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定安塔岭校区人数,下同),增长77.9%;当年毕业4262人,增长19.0%;在校学生26314人(其中琼州学院三亚校区7281人;海南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定安塔岭校区2473人),增加9159人,增长53.4%。其中,琼州学院当年招生3757人(不含成人教育学生),增长26.1%;当年毕业1945人,增长32.2%; 在校学生9998人(含三亚校区7281人),增长21.4%。

九、文化、体育

文化和广播电视业良好发展。2009年度,我市成功地举办了传统节日“三月三节”, 坚持常年的文化广场活动。举办重大节庆日文体活动,如:“五·一”、“七·一”、“国庆”、“元旦”等节日文艺活动。建立自娱自乐组织,使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加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落实“村村通”电视接收点建设和城乡文化站建设。目前,全市通达光览的乡镇、部队、企业、学校已全部整合,率先在全省实现一张网。数字电视转换中,完成直播卫星入户任务593户,广播覆盖率99.1 %,电视覆盖率98.1%。

体育成绩进步显著。2009年度,我市精心组织做好2009年环海南岛国际自行车赛工作。组队参加省跆拳道锦标赛、乒乓球锦标赛、羽毛球锦标赛、举重锦标赛,分别获得第一名5人,第二名4人,第三名5人,取得优异的成绩。

十、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工作继续加强。2009年,全市“七苗”接种率94.44%,住院分娩率99.01%。共救助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住院分娩妇女1038人,每人发放150元,补偿金额13万元。全年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428人次,检查餐饮、宾馆等425家次,严格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种558例,发病率为0.49%。全年对强制戒毒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530人进行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监测,没有发现HIV感染者……

年末,全市辖区卫生机构21家,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79张,卫生技术人员616人。个体诊所20家,从业人员66人。农村卫生室59所,乡村医生72人。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       14674家,参合人数59429人,其中,包含在农村的非农业户口人员,参合率102.88%。

十一、扶贫工作和民房改造

扶贫工作取得了成效。2009年,主要扶贫项目数49个(老区资金项目6个),全市投入扶贫资金1202万元(老区资金154万元)。道路硬化27条,15公里,建桥梁1座;建饮水工程10宗,水管总长16.8公里。举办民族织锦、橡胶栽培管理和油茶栽培技术培训班等22期,培训人数3820人,受益农户697家,受益3178人。举办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8期,其中两年制5期,培训156人。向省外输出劳动力76人,就地安排就业186人。扶持农村贫困户种植油茶4500亩,槟榔300亩,益智500亩。扶持贫困户管理橡胶4000亩、油茶1300亩、槟榔700亩,受益1200户,5510人。

年末,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393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为14680人。

民房改造任务较好完成。完成民房改造600户,占全年600户任务的100%,受益群众2400人,建房面积36000㎡

十二、林业生态和环境质量

人工造林不断增加,林业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年末森林覆盖率保持81%,森林覆盖面积137万亩。“五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省级“阿陀岭森林公园”得到加强保护,原始生态环境系统较好。

2009年度,新增人工造林面积2529亩。全市共巩固退耕还林面积10.65万亩, 兑现退耕户退耕还林补助733万元。加强管护重点公益林面积68.17万亩,橡胶、果树、南药、藤竹、珍贵乡土树种面积进一步扩大,林业生态建设环境和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