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澄城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22 渭南市澄城县统计局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重点突破、错位发展的思路,全力实施“一带三园”开发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宏观调控的有利机遇,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力构建和谐社会,使全县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之势,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为“十五”目标全面完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0亿元,增长7.91%;第二产业增加值6.6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6.50亿元,增长10.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22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二是国有工业企业包袱沉重,活力不足,经济效益难以提高;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二、农  业

2005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稳粮、优果、兴牧”发展战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认真兑现支农惠农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4.50亿元,较上年增长7.9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78823万元(现行价格),较上年增长19.93%,其中:农业产值60771万元;林业产值3098万元;牧业产值14109万元;渔业产值59万元。

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9.44万亩,较上年基本持平。粮食总产116474吨,较上年略有下降。其中:夏粮总产51206吨,增长-21.2%;秋粮总产66415吨,增长5.21%;棉花总产15015吨,增长1.2倍;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增加,油料面积和烤烟面积相对减少。油料总产3692吨,增长-51.00%;烤烟总产994吨,增长-16.96%;苹果由于受冻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总产148427吨,增长-6.16%。

造林绿化事业发展良好。全年造林2266公顷。封山育林1133公顷。核桃产量290吨。花椒产量1800吨。当年经济林发展和平原绿化有了新的突破,林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发展有序,森林防火、林木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得到加强。

畜牧业生产强势发展。全年大牲畜出栏4400头;生猪出栏113725头,增长10.26%;羊出栏38721头,增长-1.11%;家禽出栏39.00万只,增长22.18%。肉、蛋、奶总产量为13421吨,增长2.76%。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业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9.11万千瓦特,增长4.1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0万公顷,增长-3.23%;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16823吨,增长19.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改革发展迈出了较大步伐。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0亿元,较上年增长13.54%,其中: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6%。产品结构继续得到改善,市场应变能力不断加强。

主要产品产量:

名  称     产   量      增长+/-%

原   煤    371.52万吨       31.04

水   泥     3.11万吨        1.97

发 电 量    20877万千瓦时      -3.36

铝   材      29024吨       30.80

小 麦 粉     0.28万吨       -67.82

食用植物油      9270吨       74.97

建筑企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为1.40亿元。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01亿元。房屋峻工面积151001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8亿元,增长1.1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6亿元,增长1.0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00万元,增长8.3%。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城乡综合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全年累计完成2650万元;陕西群生电力有限公司投资的2×50mw煤炭发电机组项目完成19353万元;

澄合矿务局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93万元;陕西野川管业有限公司完成投资6500万元;董东煤业有限公司完成投资5084万元。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邮电通讯业较快增长。2005年,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39916万吨公里。邮电业完成业务总量5333万元,较上年增长4.61%;年末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用户达58740户,较上年增长-0.64%;移动电话用户达79100户,较上年增长15.47%;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发展到2853户,较上年增长7.86%。无线电移动电话用户增势明显,电信数据通讯、公众多媒体和计算机互联网用户逐步增加。

六、国内贸易

2005年,在国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等政策拉动下,我县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亿元,较上年增长9.00%。按销售地域分:县城区零售额实现2.93亿元,较上年增长8.52%;县城区以下零售额实现1.84亿元,较上年增长4.5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90亿元;餐饮业零售额为0.70亿元;其它行业零售额为0.17亿元。

七、对外经济

2005年,我县对外经济工作始终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开发求发展”的开放带动战略思想,加快发展内外型经济、不断拓宽外贸出口进货渠道。全年外贸供应出口总额2346万元,签订各类贸易协议实际到账资金26150万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2005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348万元,同口径增长40.2%,各项税收完成3729万元,增长11.7%;财政支出21581万元,较上年增长24.8%,其中:用于文教卫生事业支出7114万元,比上年增长15.15%;科技支出23万元;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448万元;基本保障了重点建设资金和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

金融形势良好。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91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3457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3%;各项贷款余额1454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农业贷款51624万元, 增长29.39%。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县各类保险承保额56283万元,赔付金额636万元。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可靠保证。